分享
查看: 2376|回复: 0

纸糊的恩爱?老年人线上寻求真爱有多容易受骗,记者亲身体验

[复制链接]

纸糊的恩爱?老年人线上寻求真爱有多容易受骗,记者亲身体验

发表于 2024-2-7 01:09:30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376 0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在河之洲 于 2024-2-7 01:11 编辑





“很高兴认识你,请问你是找另一半,还是找知己?”


“你好帅哥,在吗?你上这平台找老婆还是找朋友的呢?”


“对面是谁家小哥哥呀?”


“哥哥可以约会吗?”


…………


《方圆》记者在多个线上交友App中非实名注册后,很快便收到了全国各地发来的消息。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头像、年龄标记为刚退休的男性账号,这些陌生的网友显得格外热情。


而这份热情有时候可能变得烫手,甚至“灼伤”了一部分想要在网上寻求真爱的老年人。



想被爱,也想主动去爱



近几年,老年人使用交友App或者通过各种群聊进行线上交友的情况越来越多,增长速度也较快。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规模约为1.4亿。

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6亿,即有约一半的老年人接触了互联网。


一些已经“触网”的老年人,为什么想到要通过互联网交友,通过各个软件寻求真爱呢?


“老年人的社交圈普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缩小,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这个时候,老年人发现自己越来越弱,依赖感会越来越强,越无助孤独的时候便越想寻找新的渠道去排解。”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尧长期研究中国老年人群“三失”(失能、失智和失乐)健康问题,关注老年数字鸿沟议题。


姚尧告诉《方圆》记者:“从交友这个层面来说,我国文化氛围相对比较传统和保守,人们对老年人表达和追寻爱情和陪伴缺乏普遍的理解和支持,甚至会扣上‘为老不尊’的帽子,因此会给老年人带来一种羞耻感,使得老年人更愿意选择线上交友这样一种不易被亲友知晓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2023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发布了《老年人情感关怀与短视频使用价值研究报告》,该报告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彭华茂认为,“老年人也有进行人际联结、感受人际温暖、获得情感归属的需求,有‘被爱’和‘主动去爱’的需求”。


据《方圆》记者调查发现,“退休”也是老年人选择线上交友的一个重要时间点。退休,意味着有了更多的时间,且以往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没有了同事这个固定的社交圈子,老年人更希望能有新的好友来满足自己社交需求。



通过建立亲密关系实施的犯罪


然而,在老年群体通过线上交友满足“被爱”和“主动去爱”的需求时,有太多不怀好意的人瞄准了他们。


北京61岁的姚志涛在线上结识的“女友”介绍下进行投资,投入了800万余元而血本无归,甚至在千里追寻“女友”的途中因病离世。

浙江杭州已过花甲之年、长期独居的章才在一个婚恋App里认识了一个自称高薪高知的“名门之后”,短短两年被其掏空数十万元积蓄。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名门之后”竟然同时交往20余名男子,她“鱼塘”里像章才这样的中老年人还不少。


湖北宜都警方也于近期打掉了一个利用网络交友平台专门对中老年男性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该团伙在鄂豫皖浙等地实施诈骗30余次,涉案资金516万余元。他们利用了被害人对交友App的不熟悉,使用话术诱导对方不断交钱进而“解锁”微信号和同城定位等信息。


…………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在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重塑了老年人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面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老年人信息频繁泄露等情况,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全面保障。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博士、广州商学院法律心理研究院副院长张蔚称,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被诈骗的数量是其他成年人群体的3倍。


“夕阳红”案件,即“以有亲密关系交友需求的老年人为目标,以情感和亲密关系为基础和前提所实施的财产性或者是其他类别的犯罪行为”,近两年增长较快,2023年较2022年增长了15%至20%。


“很多老年人想谈一段夕阳红恋情,再开一次‘花’,但没想到,开的却是一朵‘食人花’。”


方燕说:“由于老年人理解力、记忆力衰退等原因,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他们会遇到使用技术不足的障碍。老年人对新科技、新技术的了解与接触较少,分辨虚假诈骗信息的能力弱,更容易成为违法犯罪的被害人。”


当老年人选择使用交友App时,他们都会遇到什么?


《方圆》记者使用多个交友App后发现,因没有强制性实名认证,老年人如果在软件内聊天交友,聊天的另一方年龄、性别都可能是虚假的。


注册后,记者使用的账号尚未有头像,也没发过任何个人动态,却收到了大量“打招呼”的信息。相较于女性账号,男性账号收到的信息要多得多,其中不少是较为暴露的个人照片以及有擦边意味的暧昧文字信息。


在这些交友App内,聊天、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查看访客等功能,大多需要额外收费。此前也有媒体曝光了“陪聊员”这一职业,“陪聊员”专门在此类软件内通过话术引导,以让聊天对象送礼物牟利。


这些软件的界面设计比较复杂,弹窗广告较多。软件内提供了青少年模式,但未能提供老年人模式或长辈模式。


2024年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结果。此次调查的对象为调查时居住在中国大陆满半年、50岁及以上的居民,涉及全国18个城市,最终收集问卷5231份。


调查结果显示,有45.4%的受访者遇到过网络诈骗风险,诈骗类型主要有保健品诈骗(40.01%)、红包诈骗(38.32%)、彩票中奖诈骗(34.62%)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仅有4.73%的受访者遇到过婚恋诈骗,但在所有“经历过金钱损失”的受访者中,“婚恋诈骗”占比最高,为10.87%。


“就受访者的报告而言,离异、丧偶和从未结婚的老年人,更容易遇到婚恋诈骗。而且,可能有部分受访者遇到了但碍于面子没有报告,实际存在的比例可能更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靳永爱向《方圆》记者介绍道。


除了诈骗以外,老年人在线上交友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风险。张蔚列举称:“涉及的罪名有敲诈勒索罪,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等。”


张蔚称,老年人是犯罪的易感目标,意思是老年人本身很容易成为被害人。


“老年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对现代科技手段不熟悉,对各类软件内的引导性广告、链接等较难分辨。他们的弱势也体现在生理弱势,体力较差,这也代表着遇到暴力他们很难反抗。而不能反抗,我们应该把它扩大理解,不单单是物理上的不能反抗,很多时候他们不愿接受自己成了一个被害人,不愿报警,不想麻烦别人。”


据张蔚了解,针对老年人的犯罪极具隐蔽性,犯罪黑数很大,即实际发生的案件数量与报警处理的案件数量比例差很大。



更加难以承受的后果


如果不幸陷入犯罪团伙的陷阱,老年人要承受的后果可能更加严重。


在《方圆》记者了解的多个案件中,不少老年人被骗走的是他们多年的积蓄,有的还是准备买房的养老钱。而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很难再有新的经济来源以弥补亏空,有的也因此让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然而,除了钱财,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也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张蔚称,任何以感情为基础的犯罪,都会比单纯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犯罪影响要大,因为不单单会有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受害老年人的家庭关系、亲缘关系、人际关系,甚至会危及到老年人的生命。有些老年人被骗之后,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威胁,精神受到巨大打击,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方燕也表示:“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往往给受骗老人及其家庭造成很大危害。受骗老人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对他人信任度明显降低,家庭成员如果处理不当,亦会给老人精神上造成很大压力,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老人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以致老人陷入消极状态。”


而在许多案件中,老年人受到伤害后并不愿意同子女沟通。张蔚解释称,这是基于人趋利避害的基本心理特征。“很多时候,子女会觉得父母思维模式比较老旧了,而老年人急于证明自己,双方交流时可能会有摩擦。如果摩擦发生得特别频繁,就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年人说出自己的遭遇,大概率会被谴责。”


姚尧认为,如果老年人被骗了,他们会觉得自己像是犯了错,怕子女批评自己,两代人的代际沟通不畅。有些老人觉得子女忙,自己经历这种事就当吃一堑长一智,选择独自承受而不给他们添麻烦。


张蔚觉得,要想让家庭里能有良性沟通,需要帮助老年人重新塑造他们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鼓励他们通过正当途径去交友,另一方面是要让大家明白,年龄不是一个武器,不是一种手段,它只是一种生理性的发展结果”。


如果老年人不幸受到伤害,张蔚建议,子女等家属应当第一时间带着老年人报警,提交所有证据,包括通话记录、聊天记录,并留下自己的电话跟进,尽量不要让老年人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再次回到“被害人”这个身份受到二次伤害。



与数字鸿沟相对应的是数字包容


老年人存在情感需求,又应当如何帮助、支持他们更好地进行线上交友呢?


方燕称:“我们应该正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积极鼓励老年群体融入网络,跨越数字鸿沟。在照顾到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之后,应尽可能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度,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自主能力和自身价值。同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从产品设计、内容建设和用户服务等方面推进适老化改造,为老年受众群体提供精神文化类产品。”


方燕也建议,尽快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设网络安全保护专章。她还建议相关部门开展针对老年人网络安全的专项整顿,将适老化及网络安全等级评测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加强网络服务的适老化改造,塑造并推广智慧养老。


靳永爱也表示,为了给老年人创造一个比较健康的互联网使用环境,帮助他们习得互联网使用技能,各个角色都有应该承担的责任。她提到,“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主要通过自己摸索和家人帮助学习如何使用互联网,仅有8.6%的受访者通过社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培训活动来学习互联网使用技能。


“政府部门需要从制度层面净化互联网使用环境。我们常说互联网发展得很快,法律法规可能跟不上,但跟不上不意味着不去做,我们仍然要在制度上有所保障。而互联网企业也应当有意识地承担这份社会责任,从技术层面净化互联网使用环境。从子女的角度而言,应该鼓励长辈去使用互联网,帮助他们学习的同时普及相关风险防范知识,实现‘文化反哺’。”靳永爱说道。


张蔚表示,如果老年人在交友中不幸受害,老年人能做的自救方式很少,更重要的是去预防。“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预防手段:第一是手机软件的适老化改造,提供老年人模式;第二是社区要进行反诈宣传;第三是要做共情培养。”


所谓的共情培养,张蔚解释称:“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理解老年人,是因为还没到那个年龄,所以很难站在那个年龄去体会他们所感受到的东西,很难理解他们的诉求和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果能帮助老年人子女培养出对老年群体的共情,便能营造出一个比较正向的沟通模式。”


姚尧则提到,与数字鸿沟相对应的是数字包容。“我们的社会并不一定要求老年人都会正确且高防范意识地使用互联网。老年人这一生中可能只有后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时间里是充满互联网的社会,当这个‘数字社会’日常的生活使他们感到陌生的同时,我们更应反思的不是他们为什么不会用互联网,而是如何让他们在当下数字社会也能自如地生活。以前他们常常会被称作‘数字难民’或‘数字弃民’,现在可以有一个更合适的称呼是‘数字游牧民’,既可以进入数字世界,也可以游离于数字世界但并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理想的社会是给予一个包容的态度,构建老年友好环境和支持环境,进而增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中姚志涛、章才为化名。)


编辑丨肖玲燕 房佳佳 设计丨刘岩

记者丨黄莎

来源;方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