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837|回复: 0

“不打孩子”竟成世界性节日,值得反思

[复制链接]

“不打孩子”竟成世界性节日,值得反思

发表于 2024-5-1 19:26:42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837 0 查看全部

文| 默 达

4月30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国际不打小孩日”,也可称为“拒绝体罚日”“无巴掌日”,旨在倡导正确的教育方式,有着强烈的现实关切。因其名称通俗易懂,主题鲜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许多传统家庭中,“打孩子”似乎是个很常见的命题。“鸡毛掸子”倒着拿、“竹笋炒肉”腚开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从各类俗语“黑话”中便可管窥其心态。“棍棒底下出孝子”“父亲打儿子天经地义”……暴力的教育方式还常常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价值观念绑定,或是成为维持家庭内部尊卑次序的手段。

随着观念的进步和科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儿童权益更加受到重视。经常打骂孩子,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自尊心的维护。

心理专家张蔚指出,有的孩子被打后“变乖了”,但也变得软弱、不敢表达自己;有的孩子则越来越逆反,性格变得乖戾孤僻;即便“打了又后悔”,用别的方式弥补,也会让孩子不知所措,甚至失去规则意识和价值判断。

资料图

“不打孩子”在多数人看来都无比正确,但在施行阶段为何那么难?生活中不乏“气在头上,管不住手”的情况,甚至还有儿时饱受打骂之苦,为人父母却重走老路的例子。

一方面,心理学上的“印随行为”指出,无论动物和人都喜欢模仿父辈的行为。儿童时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若采用错误的管教方式,很可能导致恶性循环,形成不良的家庭风气。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父母反映是“出于无奈”——孩子不听话,打一顿最有效。然而这类托辞往往习惯于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而非从自己身上找答案。常用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掌握且不愿去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

以暴力代替沟通,以威权代替示范,久而久之,其他方法自然不再有效。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管教真的解决问题了吗,还是仅仅压制了问题?如此树立的“严父厉母”形象,终究难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

更深一层,打孩子用的不只是手和工具,言语乃至冷暴力同样伤人;滥用惩戒的也不只家长,教师和学校同样需要反思。

电影《年少日记》中,父母施加的暴力和辱骂,教师的苛责和不受控制的、来自同龄人的恶意,最终将孩子“推”下露台,引发许多人的同情和思考。

“爱之深,责之切”,这份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应讲究方式方法,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打开心扉、增进沟通,往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节日所倡导的口号:“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我们自然不能奢求单靠不打孩子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应该以这一天作为开始,运用正面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鼓励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不打孩子打开书本,不打孩子打开格局,不打孩子打开怀抱……将“不打孩子”作为自省和沟通的最终目标,向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或许就能找到更为适宜的教育方式,营造更温馨的亲子关系。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