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不给自己设限,跟着你的心,一直往前走,往前走,你的人生丰富多彩。
当文化名人不是目的,用文化滋润心田,才是文化的用场。
近日,72岁的嘉兴市南湖区退休干部王天松荣获第四届“一带一路”国家摄影“金丝路”奖金牌摄影师奖,同时摘得“龙头”杯艺术成果奖,这是他连续两届获得该奖项。
王天松是当地的文化名人,2010年起,他就开通新浪博客,10余年来坚持每天撰写博文。这些博文内容丰富,既有深入的史学研究文章,又有精美的摄影作品展示,还有他在文化之旅中的感悟,让读者沉浸式感受文化的魅力。近年来,王天松还用短视频等新媒介将研究成果和作品分享给网友,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注入新活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文化自信。
行走天下的金牌摄影师
退休后,拥有更多可支配时间的王天松,热衷于旅游和摄影。自2016年学习摄影以来,他便用镜头记录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至今,足迹已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他都会用很长时间深度游览,充分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并写下许多精彩游记。
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少数民族乡村,从秀美的山川到异域的风情,他都用自己的方式定格那些美好的瞬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摄影领域,王天松展现出较高的天赋和才华。2020年以来,王天松的作品屡次在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奖,得到70余个金奖和40余个银奖,展现世界的美好与多样,传递他对文化的热爱。
历史人物的痴迷研究者
在史学研究方面,王天松的专注与成就令人瞩目。“你所能找到的关于褚辅成先生的文章资料,大部分出自我的笔下。”他自豪地说。
他深入研究近代民国史人物,特别是对褚辅成先生的史料研究堪称国内翘楚。近年来,他追随着褚辅成先生的历史脚印,奔波于全国各地。他遍访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搜集整理资料,解读这位在中国政坛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研究成果丰硕。
在他的推动下,褚辅成先生史料陈列室成立,该室成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些年,他深入挖掘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在国家级报刊杂志等发表文史研究文章20余篇,著有《褚辅成文存》等多部作品,出版文字量达400余万字。
通讯员 李丹
来源: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