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蜀道难 于 2024-6-26 00:28 编辑
人们常说一句话,“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如果家中有长寿老人,老老少少聚在一起,三世同堂或是四世同堂,确实给人幸福温馨的感觉。
但是人老了,身体各项机能差了。耳聋了,眼花了,腰弯了,背驼了……生活的幸福值还会高吗?如果子女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自己,长寿老人又将如何呢?
前段时间回老家,偶遇本村92岁的李大爷。李大爷身消影瘦,步态蹒跚。约他坐下聊天,他良久吐出一句话:“活得太久,未必是福,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清楚。
01 “现在安静了,没人玩闹了”

李大爷和老伴一共有4个子女,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年轻时含辛茹苦非常不容易,但值得庆幸的是几个孩子都生活得不错。
李大爷的小女儿和大儿子都在省城工作,小儿子在县城。只有大女儿最差,嫁给了本村的一名工人。
因为小女儿和两个儿子离得远,平时回家的时间相对较少。嫁在本村的大女儿,三天两头回去探望他们。
李大爷说,虽然小女儿和两个儿子回家次数少,但只要他们一回去,又是给钱,又是买回各种各样的东西。再加上常回家的大女儿,李大爷觉得很满足。
“为人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过得好呢?只要他们的日子顺风顺水,就是不回家也没关系。”
李大爷说,每次逢年过节是他最开心的日子。一家老老少少挤在一起,几个孙子辈玩玩闹闹。家里虽然乱,但是李大爷觉得很幸福。
“现在安静了,没人玩闹了。不过这样也好,这些孙子孙女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了。好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李大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双眼睛明显红了。虽然眼睛浑浊了,但是仍旧能够看得出他对儿女的思念。
02 “活得太久是福吗?我看未必”

十年前,李大爷开始慢慢尝到了孤独的滋味。因为那一年,李大爷的老伴突发疾病走了。心梗,根本没留给人们抢救的机会。
老伴去世后,儿女们回家的次数明显多了。李大爷知道,孩子们是在担心他。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工作,李大爷在他们面前极力掩饰,并且拿出自己最好的样子。
两年后,小女儿身体不舒服。到医院一检查,发现竟然患上了胰腺癌。虽然经过积极治疗,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
最小的孩子离开了自己,李大爷伤心不已。可是还没等他从悲伤中缓过劲来,大儿子又突发脑梗,最后左半边身子行动不便了。
剩下的大女儿和二儿子,只要有时间了就回来,尽量弥补父亲心中的伤痛,并且尽最大努力孝敬他。
李大爷虽然年迈,但是身体状态还可以,就是身边没人觉得孤独。所以每次大女儿和二儿子回家,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前两年大女儿到北京带孙子去了,二儿子就把李大爷接到身边照顾。可是李大爷住不惯楼房,而且爬楼梯对他来说是个不可逾越的硬伤,所以半个月之后就回去了。
二儿子担心李大爷一个人在家,经常开着车往回跑,还特意请邻居帮助照顾他。
李大爷说,“活得太久是福吗?我看未必。一个人孤独不说,还要连累儿子来回跑。如果有可能,我倒希望当时和老伴一起走了,也省得留下我一个人遭罪。”
0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李大爷心中,他最大的困惑是孤独。一个耄耋老人,一个人守着一座院子。出门一个人,进门一个人,那种孤独和寂寞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如今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腿脚越来越慢,说话也越来越不利索。而且因为各种慢性病,每天都在忍受着身体上的病痛。
但是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们都要努力地活着。”就是有苦有痛,也要一步步走下去。
除了孤独,李大爷还在为儿子来回跑而自责。他说,“儿子也60岁了,不想让他太累。”
一句“不想让他太累”,让人听了不禁泪目。在每一位父母心中,儿女是自己最大的牵挂。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会一直为儿女操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真的一点不假。
“活得太久,未必是福”,说出了李大爷的心里话。“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能懂”,说出了李大爷的心酸和无助。
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但是像李大爷这样的长寿老人,他会幸福吗?
冯梦龙说:“剑光无芒,人老无刚”。人到老年,人体精气神已明显下滑,不但体力跟不上,就是思维也变得迟纯。
对于长寿老人,人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和温暖。就像孟子说的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您说对吗?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