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召开研讨会指出,建立城镇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是有效解决我国城镇房屋安全突出问题、补齐既有房屋安全治理体系短板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于统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流逝,新房子会变“次新房”,还会变成“老房子”。如同人们需要定期体检,房子也要不时做检查、搞维护,为其“养老”,这是保障住房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居住体验的重要手段。截至2022年底,中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意味着这些房屋将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该比例还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40年前后近80%的房屋将进入这个阶段。“大量老房子建设标准低、缺乏必要维护,安全隐患巨大。”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处长梁浩说。
目前,老旧住宅的维修主要依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不过,伴随一些住宅老化速度加快,很多小区现有的维修资金已不足以覆盖房屋维护需求。而自建房、老旧小区仍缺乏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有的专项资金也存在使用门槛高等问题。因此,应完善“人、地、房、钱”联动机制,关注房屋全生命周期的政策创新,推动房屋体检、养老金、保险制度与城市更新、房屋信贷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通过多方协同,强化老旧建筑全周期制度保障,提高老房子的安全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6.20 廖睿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