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嘱托
封存心中语,遗嘱告知留。遗嘱被视为一个人对其身后事的“最后嘱托”。不久前发布的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的人们对遗嘱的观念更加开放和接受。2013年至2023年,立遗嘱人群的平均年龄从77.43岁下降至67.82岁,甚至有90后、00后都立了遗嘱。
近日,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2023浙江遗嘱库蓝皮书》。“约九成财产继承纠纷是因为未立遗嘱,或遗嘱不规范、无效造成的。”而《蓝皮书》数据显示,近年来,80岁以上老年人遗嘱订立呈下降趋势,50-80岁遗嘱订立数量上升。独生子女家庭是立遗嘱的主力军,占比超过四成。
而在浙江老年报报独立做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超过八成老人考虑或已订立遗嘱,体现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为立遗嘱的主要群体,老年人具体是怎么看待这一生前做的身后事?立与不立有何不同?如何订立一份无异议的遗嘱?继承环节要注意什么?打开本期周刊一起感受其中之道。
————————————————————————————————————————————————
对老年人而言,订立遗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才能订立一份没有争议且有效的遗嘱?记者请教北京安理(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维,请她为大家具体讲解。
有效遗嘱需具备五点
刘维表示,遗产是逝者留给亲人的财富和慰藉,但有时也会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前订立遗嘱。为了确保遗嘱内容是立遗嘱人生前的真实意愿,法律对遗嘱形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有一类纠纷叫遗嘱继承纠纷,其中所涉及的遗嘱最终被认定为无效的比例相当高。
一份有效的遗嘱,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立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是对个人生前财产的处分,法律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能设立遗嘱,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需要说明的是,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遗嘱设立时为准。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有遗嘱能力,其后就算丧失遗嘱能力,遗嘱也不因此无效。
第二,遗嘱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判断遗嘱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应严格把握遗嘱人立遗嘱时的精神状况、行动和意志的自由状态。遗嘱人设立遗嘱时须神志清醒,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没有受到其他人的欺诈或者胁迫。否则,遗嘱就是无效的。
“我们常常会有当事人来咨询,说长辈在医院里,病情危急,能不能帮他们去医院里帮长辈立一份遗嘱。”刘维说,对此,律师除了问年龄外,还会问神志是否清楚,能否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多当事人会回答,神志不太清楚了,话也不太说得清。这种情况下就不太适合请律师立遗嘱,因为律师也无法判断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是什么。还有一个要提醒的问题,那就是立遗嘱时,跟遗产继承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在场,因为这会影响立遗嘱人的真意表达。
第三,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遗嘱只能就遗嘱人个人合法财产作出处置。立遗嘱人不得处分属于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的财产。对于与他人共有的财产,遗嘱人只能处分属于自己的部分。实践中,常常会出现立遗嘱人处分其持有股权的公司名下财产的情形。公司名下的财产属于公司所有,不属于立遗嘱人的财产。立遗嘱人只能处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立遗嘱人处分其公司名下财产,一方面会导致其对公司财产部分的处置无效;另一方面,其持有的股权因未立遗嘱,只能按法定继承处理。
第四,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遗嘱不能剥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必须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此外,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有违公序良俗。
时常听说的两类遗嘱纠纷,一类是老人立遗嘱把遗产留给生前照顾其日常起居的保姆,另一类是有配偶者把部分遗产留给婚外情人。一般情况下,把遗产留给保姆,只要是老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依法应被认定为有效。而后者则往往以违反公序良俗为由,被认定为无效。
第五,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遗嘱是典型的要式法律行为,有非常严格的形式上的规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往往会被认定为无效。
六种形式各有要求
我国《民法典》规定了六种形式的遗嘱,即口头遗嘱、自书遗嘱、打印遗嘱、代书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和公证遗嘱。其中公证遗嘱是指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的遗嘱,故须遵循公证机构的遗嘱规范。其他五类遗嘱的形式要件分别如下。
口头遗嘱只能在危急情况下立才有效,同时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如事后危急情况解除,遗嘱人又能够以其他形式立遗嘱的,危急情况下所立的口头遗嘱即变为无效。
自书遗嘱须全文由遗嘱人亲笔书写,并在遗嘱上亲笔签名,注明年、月、日。遗嘱人设立遗嘱后,可以随时变更遗嘱内容,重立遗嘱。遗嘱人如前后存在多份遗嘱的,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因此遗嘱上注明年、月、日非常重要。司法实践中,有很多因为遗嘱上未注明年、月、日而被认定为无效的案例。
打印遗嘱是民法典规定的新的遗嘱形式。因为打印遗嘱无法通过笔迹判断是否为立遗嘱人本人所打印,所以法律规定,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而且法律规定,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打印遗嘱的每一页上签名,注明年、月、日,以确保打印遗嘱内容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同时还要注意,见证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与继承人、受遗赠人均没有利害关系。在选择见证人时,最好选择不会引起争议的人,比如社区工作人员、所在单位领导、律师等。另外,见证人必须全程都在场,不能中途离场,不能事后补签名字。
代书遗嘱是指由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法律规定,代书遗嘱也必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逐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录音录像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清晰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遗嘱人和见证人的姓名、身份信息、立遗嘱的年、月、日可以以口述方式清晰表达)。录音录像遗嘱应当完整录制整个遗嘱订立过程,不能有删改剪辑,且制作完成后,应当保存原始载体。
记者 戴虹红
来源: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