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来临,老人中暑如果发现和救治不及时,后果可能致命。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即便感觉不到热,但长期处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依然有中暑的风险。
老人在家中暑,很多是由于不愿意开空调,有的是不舍得,有的是不喜欢,还有的是感觉不到热。另外由于上了年纪,对口渴等感觉变得迟钝,老人难以发现自己的脱水症状;当环境温度过高,体液蒸发加快时,如果不及时补水,就容易出现脱水、体内散热不佳、全身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现恶心、无力等症状,其实这就是中暑的表现。不过,老人中暑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错当成其他疾病。
因此,即使老人平时不觉得热,也要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度通风和使用空调等制冷设备。一般情况下,夏季老人家中湿度以30%~50%为宜;在湿度、气流都正常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在以24℃~26℃为宜。同时也要避免空调风直吹或温度调得过低。
此外,老人在高温天气里要及时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
如果出现大量发汗、口渴、四肢无力、疲乏、头晕眼花、胸口发闷、恶心、注意力无法集中,即使体温正常,也有轻度中暑的可能。这时应将老人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解开衣扣,并将双脚抬高15厘米~30厘米,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散热。神志清楚的老人应及时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凉西瓜汁等,小口慢饮,忌大量饮水,一般1小时内饮水量不超过1000毫升。同时用湿毛巾、冰袋、冰块、风扇等方式降温,颈部两侧、腋下和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为冰敷的主要位置,降温效果更好,还可以考虑口服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如果老人出现高热、意识障碍、肢体痉挛等重度中暑症状,须立即就医。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马丽娜
来源:保健时报(6.2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