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7086|回复: 0

郭姐她不是扶弟魔,是个坑弟魔

[复制链接]

郭姐她不是扶弟魔,是个坑弟魔

发表于 2024-10-6 19:46:29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7086 0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王小卿 于 2024-10-6 20:09 编辑



当今世界,你不知道谁,也不能不知道扶弟魔。就是那个一心一意为弟弟,全心全意为弟弟,为了弟弟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的姐姐。

帮扶弟弟简直魔怔了,所以人称之为扶弟魔。

作为女生,你要是家里有弟弟,该帮则帮,但千万不能成为扶弟魔。否则的话,你的幸福人生就完了。

作为男生,你要是娶了一个扶弟魔,除非你家里有矿,否则你的幸福人生就完了。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郭姐姐,不仅不扶弟,还把弟弟给坑的够呛。


“靠山”这个词,来源于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唐玄宗是个前半生为政实力爆棚,后半生彻底崩塌的皇帝,但是他一直名扬四海,主要还是沾了美女杨玉环的光。

但今天这里不讲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简要说说唐玄宗在提拔任用干部方面的一件糊涂事。

话说唐玄宗非常宠信地方大员安禄山,打算升他做宰相,让大秘书张洎拟定诏书。身居要职的杨国忠知道后,就说陛下,安禄山这个人野心大的很,千万不能重用。唐玄宗也就把这事搁下了。

地方大员嘛,朝中哪能没几个好朋友?皇帝的大秘张洎当然在自己的朋友圈。张洎这个人守密意识比较差,把这件事告诉了安禄山。

一次,张洎与大诗人李白闲谈,不知怎么就说起了自己和安禄山的交情。李白直言不讳道:“我看这个人有谋反之心,到时候恐怕会连累你。你万万不可靠山(指安禄山)!还是靠近皇上吧!”

李白一下子点醒了张洎,赶紧和安禄山保持距离。后来安禄山起兵反唐,但张洎却仍受唐玄宗的重用。张洎深有感受地说:“幸亏我没有靠山啊!”

“靠山”一词,从此流传下来。比喻足以凭借和依靠的人或势力。


能当人靠山的,都不是一般老百姓。但如果是老百姓当了别人的靠山,一般得找一个超过自己的更大的靠山。

比如西汉时候的郭解,他是姐姐的靠山。而他的靠山,则是掌握天下兵马大权的大将军、皇后的弟弟卫青。

话说朝廷为了促进关中地区的发展,颁下圣旨,有选择地移民充实关中人口。郭解这个人是当地有名的刺头,平时爱打个抱不平,打架斗殴的事喜欢靠前,不把官府放在眼里,所以好多自认为特别讲义气的人都把他当大哥。

这次朝廷迁移的,就是郭大哥这样的人。

人嘛,凭你怎么蔑视朝廷法度,但法度真来的时候,不怕你不认怂。郭解看自己在移民的名单上,必须离开熟悉的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谋生,不是一般地郁闷,同时燃烧脑细胞,但想来想去,朋友圈里只有大将军卫青可以帮上这个忙。

卫青这个人打仗很天才,给朋友帮忙办事,也特别丁丁卯卯。本来嘛,以他的威权势力名望,只要给相关办事人员示意一下,把郭解的名字从移民名单上划掉,分分钟搞定。但他不,他不希望搞潜规则,他直接找到皇上,说郭解这个人家里其实挺穷的,算不上什么豪侠,根本不符合迁移的标准,都是小人捣鬼,把他弄到移民的名单上。

汉武帝何等精明啊,说哎哟喂,一个贫民能让大将军为之求情?得了吧。

结果,皇上没给卫青面子,卫青当然也给不了郭解面子,郭解只好移民关中。

这些事,都在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 · 游侠列传》里。

89.jpg


大侠嘛,人们印象中很爽的人物。

但是,凡是真正的爽,都以细致沉稳垫底。

郭大侠的爽,也是如此。

话说郭解有个姐姐,姐姐有个儿子,当然就是郭解的外甥啦 —— 不争气。

但越是不争气的人,越喜欢炫,爱干些自己认为特有面子的破事。

郭外甥就是这样,游手好闲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个小朋友还喜欢仗着郭解的势到处逞能。

有一次同别人喝酒,郭外甥非要人家干杯。人家酒量小,连连讨饶,说,真的喝不动,实在喝不动了。这外甥咋说?他说,什么喝动喝不动的,喝!端着酒就给人灌了下去。

泥人也有个土性啊,实在忍无可忍,人家拿起刀子,正中要害,一下子让郭外甥见了阎王。

看人死了,凶手也傻眼了,拔腿就逃跑了。

郭姐姐伤心啊。

虽然伤心,但郭姐姐心里有数,知道弟弟是场面上混的人,黑道白道的朋友多,纵使凶手逃到天涯海角,舅舅也能抓住给外甥报仇雪恨。

所以郭姐姐除了专心致志哭,还是专心致志哭,也不操持给儿子办后事。但是哭了一段时间,她心里有点发毛了,弟弟郭解好像没事人一样,除了时不时地劝姐姐节哀保重之外,好像连缉拿凶犯的打算都没有。郭姐姐偶尔提醒,郭解也是敷衍塞责。

郭姐姐生气了,心说好啊,外甥被人杀了,连凶手都不捉拿,你这个舅舅真是枉担了一个侠名,我一定要做点什么,让你这个当舅舅的醒醒。

于是这个美女就把儿子的尸体撂到了大街上。

街坊邻居议论纷纷,说这家人怎么了,人死了也不葬,而是扔到大街上,玩的是哪一出嘛?

别人指指戳戳,正是郭姐姐要的效果,她就是要人知道郭解大侠的外甥被人杀了,但当舅舅的无动于衷不破案,看你这个当舅舅的脸面往哪搁?

再说郭解,外甥被人杀了,能不急吗。他早就打听清楚凶手的藏身之处了。

再说那个凶手,也知道自己惹了大祸,很明白被害人的舅舅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郭老大,所以思想斗争了一段时间,就乖乖地回来向郭解“投案自首”了。

小伙子 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悔,说,灌个酒又怎么了吗?冲动真的是魔鬼,杀了您的外甥,我罪该万死,万死罪该,一切听凭郭叔叔处罚。说罢哭,哭罢说,然后就是反复叩头。

郭解的心情好复杂,沉吟好久,他说,这件事是我外甥没道理,他不体谅你不会喝酒,不该先灌你,你杀了他也是不得已。

放走了凶手,郭解收了外甥的尸首埋了。

黑道白道上的朋友听了,都竖起大拇指,说,厉害了,我的郭解!

从此以后,黑道白道上的朋友,都更加敬重郭解了。

87.jpg


大侠郭解,也不是一天炼成的。

开始的时候,郭解也就是个街头小混混,打个架,搞个怪,这还都在其次,最要命的是,郭解脾气特别暴,思维特别单线条,看不惯的人,直接打,如果恨上了,干脆找机会做掉,除此之外,还是个盗墓贼。所以提起郭解,大街小巷大摇其头。

大摇其头的好多人,对郭解敢怒不敢言,但既然怒了,肯定恨啊,希望郭解这个大混蛋倒个大霉。

但是岁月,既是杀猪刀,也是磨刀器。郭解一步步磨炼,由惹事生非的小混混,逐渐成长为真正的仗义豪侠。

司马迁的原话是: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艰苦朴素,以德报怨,给予而不求回报,多仗义啊。但对人仗义,对自家人可能就不那么仗义,或者仗义不成了。

比方对自己的外甥。

郭姐姐太溺爱孩子了,所以把儿子骄纵的不成样子,不懂规矩,以至于惹祸丧身。

在朋友堆里混的郭解,没太多的时间陪伴姐姐,当然也没时间帮助姐姐管教外甥,以至于外甥成了个不懂事的吃货。

不懂事的吃货把自己作完了,妈妈除了哭,就是指望郭解为外甥报仇,但郭解不肯抹了心里的那个“义”字,所以任凭姐姐怎么闹,都没有放松自己的尺度。

读史卿曰:司马迁太喜欢简洁,说郭解的姐姐和郭解的外甥,但也不交代郭姐姐的老公是谁,我们只好把宠溺的帽子戴在郭姐姐一人的头上。她溺爱儿子没底线,总说宝贝别怕,有舅舅呢,有舅舅呢,她的侥幸心理让孩子无法无天,以至于惹祸丧身。

图源:来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