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2024-11-3 19:34 编辑
上学时,觉得成绩好的人比自己更值得被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得到了老师认可,内心却又开始挣扎。
工作时,把每件事力争做到完美,当有了成绩被夸奖时,却感到别扭,甚至会主动找自己的缺点驳斥赞美。
人们常期待美好降临,然而有时候,当幸运真的眷顾时,却开始犹豫,不敢真正拥有它们。这很有可能是你心中的“不配得感”在作祟。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类似心态并不罕见,“不配得感”会让人的自我认知扭曲变形,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其实,一旦觉察到自己某些行为模式与“不配得感”相关,就已在改变路上前进了一步。如何更进一步,应对和消除“心魔”?也许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自我意识提升
面对内心不安和自我怀疑,许多人会感到困惑和无力。真正勇敢的行为是正视这些情感,而不是回避或否认。接受自己的“不配得感”意味着开始理解这种情绪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它如何影响你的思维和行为。
这种自我意识提升是走向更健康心理状态的关键一步,通过接纳这些复杂情感,赋予自己力量,让自己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被问题困扰。
重建自我价值观
深入探索内心,通过自我反思识别真正的满足和快乐来源,才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这个过程要求我们诚实面对喜好和厌恶,发现并接受个性和天赋,根据这些独特需求做出选择,绘制真实的生命图画。“基于内在价值的评价体系”意味着重新定义成功,不再依赖社会地位或他人认可,而是基于个人成长和有意义的事业贡献。摆脱对外在评价的依赖,学会倾听内心声音,探索潜能。
积极寻求支持和资源
在对抗“不配得感”的战斗中,我们并不孤单。周围有各种资源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家人、朋友们无条件爱和接纳,生命中每一次引起感动的偶遇,哪怕是陌生人给予的善意,都是价值感的重要来源。
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提供专业视角和策略,鼓励人们去探索自我价值,从而有效地应对“不配得感”。
实践和体验成功
消除“不配得感”的困扰,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关键一环。
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试一试为自己创造机会去实践和体验成功;从设定容易达成的小目标开始,刻意自我训练,通过具体、可衡量的步骤来明确行动计划。
在不断地自我挑战和肯定中,逐渐就有了胆量去接受新的挑战,尝试之前可能觉得困难或不可能的事情。就这样,逐渐从“我不行”“我不胜任”的怪圈里挣脱,进入一种积极的循环。
希望未来,我们都能更加坚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可以毫无顾虑、心安理得地拥有那些期待的美好,因为你“配得上”。
据科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