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凤姐 于 2023-9-20 00:10 编辑
“相亲不是感情发生的载体”,9月11日,该词条持续在微博热搜排行榜呈列。 现在的年轻人崇尚单身主义,而现实的另一端,刚好相反,叔叔阿姨们热情地上演着现代相亲故事。 很多人都认为相亲是一种交易,很难找到真诚的爱情。 而对于相亲是否能找到爱情这个问题,或许上海的老年人最具有发言权。
上海一家宜家餐厅,几乎被爷叔阿姨们占据了所有位置,在宜家相亲角,演绎着最真实、生猛的“爱情江湖”。

01
星期二的宜家餐厅的座位,被来自上海各个地方的爷叔阿姨们占据着。
这是从2007年开始,约定俗成的相亲的日子。
这里的每个老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生故事,但是他们来到这里都是同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找个伴侣,过日子。
到了就餐区,老人们找到自己的座位,在桌上排开自带的茶水、瓜子和水果。
有打扮很精致的阿姨、脖子上系着漂亮的丝巾,端着宜家的招牌咖啡和菜品,去找自己的座位。
大爷们,有的在嗑瓜子儿,有的正在搅拌着咖啡,然后起身去寻找属于他爱情的另一半。
这些人都是宜家相亲角的主角,每周星期二,来自全上海的爷叔阿姨们都会相会在这里,等待着属于他们的聚会。

相亲角真的能找到爱情吗?
这是前来相亲的老年同志最关心的问题。有记者前往相亲角了解现状,大爷就热情地拉着记者坐下“来来来,我跟你讲讲呀。”
这位大爷名叫王伟,今年七十周岁,身材微胖,头发少的几乎光头,他来相亲角已经四五年了。
“对于找个伴,已经不是很抱希望了,这里的人找对象,要求有房子、车子,要求都很高。”
他择偶的要求就是能一起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对方人品好,有退休金,钱大家可以一起分摊,特别强调,男人可以多出点,女人少出一点。
王伟的妻子在2012年离世了,之后有过谈过一段三四年的感情,但还是觉得不合适就分手了。他说:“我们不可以结婚的,要么互相照 顾搭伙过日子,要么好聚好散。”

02
谈不谈得成是一个问题,但要经过子女的同意是很重要的。
69岁的老赵自从另一半去世后就独自居住,子女要忙于工作和自己的家庭,很少回来看他。
平时,都是一个人吃饭、散步,就想找个人当作陪伴。
于是,赵大爷就去了宜家相亲角,遇见一个谈得来的阿姨,也愿意和他一起过好日子。
但是赵大爷的孩子们不同意,不相信他们单纯的还有爱情,觉得阿姨就是看中了赵大爷的房产。
最后没有办法,赵大爷只能和阿姨在宜家相亲角见见面唠唠嗑。

当然,也有冲破传统观念走向成功的案例。
子女反对老人再婚,一是对自己父母的另一半的挂念,二是担心财产的划分。
龙爷爷和孙阿姨,两人的年龄相差了25岁。但俩人在参加宜家相亲会的时候,非常谈的来,孙阿姨理解龙爷爷的不容易,龙爷爷也喜欢孙阿姨的温柔体贴,便确定了关系。
孩子们得知后强烈反对,一是女方家属嫌弃男方年龄太大;二是男方家属则认为女方是来抢财产。
但两人不管孩子们的反对,直接领证开始幸福的晚年生活。

03
爱情是真诚的,但也不乏有人利用爱情骗取财产,特别是渴望爱情的孤独老人成为被欺骗的对象。
年过古稀的宝爷, 是一位三甲医院退休的医生,退休待遇不错,再加上平时穿衣生活节俭,日子也过得不错,人品也不错,还随时给大家带来零食、瓜子和茶点。
因为前三次婚姻,被分走了三套房。目前他只能租住在一个“单间”里,他的故事在相亲角广为人知,也不少人替他感到可惜。
宝爷对待自己的晚年爱情的态度便是“他人笑我痴狂,我笑他人看不穿。”
可见老年人的爱情是多么的生猛。

同样,有75岁的金阿姨 ,有着正确的爱情观。
在和男友谈恋爱期间,总被男友的其他女人挑拨、骚扰,说她是为了那2500元的退休金,阿姨骨子里不服气,便果断分手。
其实,每个月买菜、日常支出都是从阿姨这里开销,没有什么结余,于是干脆就从男友家里搬了出来。
阿姨比同龄女性更有正确的爱情观,不能为了爱情而委曲求全,也不能为了爱情,让自己过得不如从前。

04
由于宜家长时间被叔叔阿姨们占据,宜家多次贴出《告顾客书》。

除了嫌弃他们声音太大、制造了垃圾,更多的是单纯不愿意让他们出现在原本只有年轻人的世界里。
在公共场所虽然要注意文明,但是老年人的爱情,特别是独孤老人是特别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
他们来到相亲角,就是为了能够找一个伴聊聊天、讲讲笑话、散散步,不至于没有子女陪伴的日子,感到孤独。
终将有一天,年轻的一代也会老去,到那时也许我们也会和他们一样,害怕孤独,渴望陪伴。
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不分年龄,不被物质所束缚,这是一种权力,是一种自由。
爱情不分年龄,每一种真诚的爱情都值得尊重。
作者|鱼籽酱·何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