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7631|回复: 3

万千丈夫比不过这个小姑娘,直接改写中国法治史

[复制链接]

万千丈夫比不过这个小姑娘,直接改写中国法治史

发表于 2024-11-22 19:32:54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7631 3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王小卿 于 2024-11-22 19:57 编辑




在读书人之间,有一句特别入心入肺的话,叫做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在现实生活中,当良医,甚至比当良相还要难呢。

为啥?因为良医可不仅仅是对病人的态度好,而是不仅态度好,医术还要非常非常好,好到手到病除,甚至病人还没感觉到难受的时候,医生就会告诉他,你有个地方不太好哦,需要调理一下。一调理果然就好了。就像扁鹊见蔡桓公一样。前四次,每次见,虽然病都加深一点,但还在可治范围,可惜蔡桓公根本不理扁鹊的茬。最后一次,扁鹊见了蔡桓公掉头就走,蔡桓公倒是不摆架子了,派人撵上扁鹊,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扁鹊说,桓公已经病入膏肓,没治了。

果然,蔡桓公一命呜呼。

医生当到扁鹊这个份儿上,那是千秋万代的稀世珍宝。

26.jpg


有一个人,有扁鹊一样的医术。

历史大牛司马迁写《史记》,把他和扁鹊摆在一起,以《扁鹊仓公列传》为名,来阐发他的光辉事迹。

仓公名叫淳于意,复姓淳于,名意。

在《史记 · 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记载了淳于意的25个医案,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22.jpg


淳于意是如今的山东淄博人,是个多面手,在官场混过,当过太仓令,相当于当地的粮食局长吧。

虽然人在官场,但淳于意钟情医术。他曾经得到淄博名医公乘阳庆的真髓,希望在医学上大展身手,于是辞去体制内铁饭碗,当了一名行医的个体户。

手握金刚钻的淳于意,看病看得实在太好了,好多达官贵人不仅争着请他看病,地方大员还想请他留在自己身边当私人医生。


或许是因为太年轻了,淳于意不大在意别人的盛情,有时候不喜欢的病人,直接就不理了。

而且,这家伙是个倔脾气,也不重视“好好说话”的重要意义,不同意就直通通地说不,因此得罪了不少大佬。

满心想要借助淳于意的医术保自己和全家健康长寿,没想到淳于意给梯子不上,非要自己到市场上去闯荡。

这些有权有势的大佬可就不乐意了,调动起自己的资源能量,给淳于意摆了一道,安个罪名,把他押送朝廷领刑。

地方官的如意算盘是,即使淳于意领不了死刑,也得断胳膊断腿或者割鼻子截耳朵,看你还怎么行医?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要是放到现在,五朵金花灿烂,老爸梦里都要笑醒,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在淳于意的眼中,五个女儿、哪怕十个女儿,都没有一个儿子顶用。

上囚车的时刻到了,五个女儿围着淳于意哀哀哭泣。

这个看惯了生死的神医,别提多心烦意乱了,从来有话直说的他,更是不打草稿乱发脾气:哭,哭,就知道哭!哭什么哭?哭有什么用?生女儿不生儿子,关键时刻一点都没用!

《史记 · 扁鹊仓公列传》中的原话是: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老爸怒气冲冲,围着囚车哭泣的五个女儿哭的更凶了。是啊,自己要是男孩就好了,还能帮帮老爸,起码可以跟着老爸伺候他老人家啊。

姐姐们简直要哭昏过去了。这时,最小的女儿缇萦止住哭,挺直腰背,说,爸,我跟你去!

24.jpg


跟着老爸的囚车,小缇萦一步步来到京城长安。

在这里,小缇萦做了一件大事情,大到惊天动地,改写了中国法治史。

缇萦给当时的皇上汉文帝写信:“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这封信也被记录在《史记 · 扁鹊仓公列传》中。

意思是,小缇萦人小胆大,给皇上写了一封信,说我爸在粮食管理工作中,特别廉洁奉公,在当地有口皆碑。如今他犯了罪,我都伤心死了。人死不能复生,肢体残废无法复原,虽然想改过自新,但也没有机会了啊。我请求入官为奴,为爸爸赎罪,为他创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封信写的多好啊。

首先,明曲直。她明知老爸被人冤枉陷害,但信中只字不提诬陷之事,只说老爸当官时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从另一个侧面启禀皇上:淳于意无罪,非但无罪,而且有功。

其次,讲情理。刑罚的意义在于惩戒人,更在于教育人,警示人改过自新。但人死不能复生,肢体残废不能复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了机会。一家之事,落脚在国家公器层面,入情入理,不由人不点头称是。

同时,有担当。遵纪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写信人虽然深痛哀切,但并不打算占国家的便宜,而是愿意以女儿之身,没入官家一辈子当奴隶,换取父亲改过自新的机会。

大仁大义的汉文帝看了,慨叹良久,发了一道圣旨:除肉刑。

也就是说,死刑之外的那些砍脚、割鼻、断手等残酷的刑罚,从此统统废除。

25.jpg


从此,讲孝的,讲道的,讲恩的,讲情的,讲德的,讲义的,等等等等,统统拿缇萦做了榜样。

但这些,我觉得都是在情商层面做文章,其实,缇萦最高的商数,不在情,而在智。

回顾缇萦救父全程 —— 被老爸“女儿无用”所激 —— 一路颠簸随侍——情真意切上书 —— 皇上降恩赦父。

期间的侍奉固然重要,但侍奉的再好,如果没有皇上降恩,淳于意还是免不了被杀或者身受肉刑。

也就是说,缇萦再孝顺,再仁义,再感恩,但如果不能打动人,说服人,救父就是一句空话。

缇萦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刀下救父,请问世上还有比这更高的智商吗?

23.jpg


缇萦救父之始,完全是盲目动作。

经过一路的颠簸之苦,激愤之情渐去,如何救父成为问题的重心。

洗白父亲是重点。如果父亲确然犯罪,神仙也救不了他,罪犯家属再悲情,但让国家为之枉法裁判的事,总是说不出口,所以,洗白父亲才是工作重点。

怎样洗白呢?缇萦用了“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两句话,有什么比“廉洁公平”更能说明一个基层干部的美好德行呢?所以这四个字,一下子打动了爱民如子的汉文帝。况且,明明被冤,却不出怨言,忍让明理,多好的子民,皇帝能不体恤?

一国之君,思考的是天下民心道德和谐稳定等等大事,改过自新不仅是罪犯的事,也是天下所有臣民的事,是所有人所有时空该做的正确的事。所以,在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没有什么比让人改过自新更重要的事情了。尽可能少杀,少用甚至不用酷刑,不正是一位英明之君的为政导向吗?

三足才能鼎立。雷霆震怒,皆是皇恩。得到恩惠,总要有所回报才是啊。所以,救父心切的缇萦,提出以牺牲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做交换,请求英明的陛下赐给自己的父亲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至此,被羁押之人无罪,释放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国家还可以白白得到一个青葱少女一辈子的无偿奉献,三管齐下,敲钉转角,严丝合缝,释放缇萦之父势在必行,已经不是开恩,而是非释放不可了,不释放于情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不释放倒似对不起缇萦一家,对不起天下大众,就辜负了明君一辈子的好名声。

至此,仁爱体恤,侍母至孝,从谏如流的汉文帝,金口玉言:开恩释放缇萦之父。不仅如此,还废除了从商代即已开始施行、流传1000多年的肉刑,写下了中国法治史上深厚浓重的一笔。

如果,还有重男轻女的老古董,那么,就请看看缇萦救父的故事吧。

如果,还有痛心救亲的孝儿女,那么,就请学学缇萦救父的智慧吧。

读史卿曰:缇萦救父的故事 ,刷新了我们对司马迁的看法。这位重男轻女的大叔,以生花妙笔,呈现给我们一个智勇双全的小姑娘。缇萦的行动告诉我们,救父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只要立定脚跟去做,没有什么不可能。

大漠在线原创

图片源自网络

欢迎分享。分享请注明住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32

帖子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3
七仙女 发表于 2024-11-23 00:11:24 显示全部楼层
缇萦的故事千古流传
经得起千古考验的
孝只是一个方面
比孝更重要的
是缇萦的大无畏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6

帖子

2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2
寸草心 发表于 2024-11-23 23:13:19 显示全部楼层
缇萦了不起
楼主总结的很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82

帖子

2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4
三春晖 发表于 2024-11-23 23:49:15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缇萦的时候
除了钦佩
还有一种心酸
小小姑娘
背负了太多太多
很多都不是她这个年纪应该背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