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2889|回复: 0

立法禁止家长给15岁以下孩子买智能手机,这个政协委员的建议靠谱吗?

[复制链接]

立法禁止家长给15岁以下孩子买智能手机,这个政协委员的建议靠谱吗?

发表于 2025-3-5 21:43:08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889 0 查看全部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发布视频表示,希望国家立法,严禁家长给15岁以下的孩子购买和使用智能手机。同时严控教师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布置作业,强调“宁愿社会发展的节奏放缓些,也要保障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一观点迅速冲上热搜榜,阅读量超过1亿。(据3月5日经济观察报)


来源:洪明基微博视频截图


洪明基委员对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的关注并非一朝一夕,早在2024年,他就曾提议,要全面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当时也成为了舆论焦点。这也可见,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电子产品,一直是家庭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对于洪明基委员此次的建议,部分家长和网友非常支持,他们认为,现在的孩子成熟得太早,懂得太多,确实很难管,有了法律的明文规定,家长在管教孩子玩手机、打游戏时就能更有底气,有助于保护青少年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过度侵扰,避免孩子因沉迷于玩手机而影响视力、睡眠,损害身心健康,导致学业荒废。


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已有很详尽的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内容,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非常细致的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防范措施,但很多并未得到完全落实。如果再增加新的专门法,却无法有效执行,那么也只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


洪明基委员之所以提出要制定如此强制性的、有针对性的专门法条,也是因为,现有的技术手段和监管措施效果并不明显。虽然树立起了“青少年模式”“实名验证”等一道道防线,但有孩子借用老人身份证注册小号玩游戏,有孩子购买租用账号玩游戏,“破解防沉迷攻略”在校园里流传,孩子们想尽千方百计突破“防线”,很多网络服务提供商只顾着赚钱,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等方面,缺乏严防死守的积极性,导致问题不但没能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因此,他认为,唯有以国家立法强力约束,让孩子们拿不到、用不了智能手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大力纠治青少年的“手机依赖症”,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信全社会都心同此理,目标一致。但是否真的需要上升到“全面禁止”“立法禁止”的高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智能手机如此普及、网络信息无孔不入的当下,如果“一刀切”地禁止家长给15岁以下的孩子购买和使用智能手机,会不会导致孩子与社会隔绝,在“信息茧房”中长大,影响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对信息的获取?此外,这种立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如何监督和判定家长违法给孩子买了手机?是否会造成法律上的滥用和误伤?这些都是需要细致和深入考量的问题。


国家层面立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慎之又慎,但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一刻都不可松懈,需要长期关注,持续发力。在“大法律”落地之前,不妨先依据现有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立好“小规矩”,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积跬步以至千里。


首先,家长就应该以身作则,筑牢“防沉迷”的第一道防线,与孩子共同制定手机的使用时间和规则,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帮助他们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不能一边理直气壮地让“手机带娃”,一边指责孩子沉迷手机。


学校作为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也应该有所作为。此前,杭州一所学校倡议学生16周岁之前远离社交媒体,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尝试。学校可以进一步完善校纪校规,限制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和场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减少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依赖,让他们拥有更加多姿多彩的课余生活。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来源:极目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