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山东临沂果农吕玉霞被网友称为田间诗人,在她的笔下,田野的春是“年轮循环的波纹,大地睡醒的动人”,藤蔓下的瓜是“日月轮回的星辰,晨起暮落的成果”,而对人生庸常的不甘,则是“想与天斗,争光阴半寸;想与命斗,不甘心随波逐流”……
吕玉霞对文字的热爱,离不开父亲的影响。吕玉霞的父亲曾做过七八年的乡村教师,“小时候,我一边帮父亲剁地瓜干,一边听他讲历史故事、古诗词和名人轶事。”那时起,吕玉霞就喜欢创作,“我也不懂格律,可能写的东西不成文,想表达了我就写,写了好几个日记本。”
毕业后,吕玉霞进入纺织厂工作,一待就是近20年。工厂的生活枯燥而单一,吕玉霞回忆,那是“三十七八度的高温,昼夜颠倒的睡眠,湿透的汗巾”。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吕玉霞依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当时只要发了工资,她就买文学期刊,反复地读。
“诗歌带给我精神上的滋养。”她用文字记录下内心的故事和想法,有的写在小本子上,有的写在泥土里,创作内容多源于农田的四季。
2022年,吕玉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在视频里分享自己的生活。“我儿子了解我的梦想和热爱,让我将文字发网上寻找同频的人。”后来受到网友的鼓励,吕玉霞开始在视频里分享自己的诗歌作品。面对镜头,她从一开始不自信、躲着拍,渐渐能“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自然”。她说,是网友给了她很多支持,“他们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还有网友在评论区写下诗歌,让她灵感迸发。“网友写得可有水平了,我特别喜欢,像多了一个免费的学堂。那时我就想,我得坚持写,后来也出了很多自己的原创。”吕玉霞在文字中表达了对网友的感谢,“我落笔写下诗句千行,评论区里万章墨宝飘香,美了田园,醉了山岗,生命的太阳从此光芒万丈。”除了创作,吕玉霞还学习各种新技能。“第一次独立完成视频剪辑那晚,我兴奋得睡不着……学习新东西让我不再在意脸上的皱纹,因为脑袋里装的东西更重要了。”
2023年4月,吕玉霞开始以直播带货的形式售卖果蔬,她第一单卖的是香椿,卖了3000单左右,“这比以往背着果蔬去集市卖的形式方便了不少,价格也更稳定”。从那之后,她便成了村镇里的特色“销售”,不光卖自家农作物,也免费帮助村民们一起售卖。
去年,吕玉霞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卖出2万单桃子,这也坚定了她助力家乡农产品销售的信心,“希望越来越多的老乡大胆挑战自己,加入直播带货,把蒙阴县的果蔬推广出去。”如今,吕玉霞的生活排得满满当当,“我一有时间就拍视频,写短文,或者去选品,虽然累但是快乐,因为它让我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吕玉霞还有一个去远方的梦想。去年,“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的麦子阿姨走红网络,吕玉霞也深受鼓舞。她向往内蒙古大草原壮阔的景色。“我已经50多岁了,之前觉得一个人出门不习惯,很少走出去。但是麦子姐姐骑三轮车就敢开始自己的旅行,我为什么不行呢,我想趁还有这个想法,抓紧出去转转,不能给自己留遗憾。”
站在田间眺望远方,在平凡生活中追逐梦想,正如吕玉霞在文字里写自己的50岁:“卑微俯首身渐偻,为糊口,耕种田园忙不朽,一壶酒,抬头望星斗。也曾克己奋发,胸怀激荡,幻想鲜衣怒马,气吐眉扬……莫愁千里路,自有道来风。”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