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796|回复: 0

假养老App敲响警钟,让老人不被“围猎”需堵上哪些漏洞?

[复制链接]

假养老App敲响警钟,让老人不被“围猎”需堵上哪些漏洞?

发表于 2025-4-22 22:30:42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796 0 查看全部


作者:曹莹 (云南财经大学)

4月22日,民政部发布公告表示,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未推出任何类似产品或软件。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和不实宣传,避免上当受骗。(4月22日 央视新闻)

近年来,养老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各类打着养老旗号的APP成为诈骗新阵地。以“中国养老保险”App为例,该App声称用户通过每日签到、参与会议等活动,累计满75天后可获得2万元奖励,还鼓励用户购买理财产品获取更多收益,同时要求每位用户办理一张“一卡通”并预存1万元作为领取奖励资金的条件。如此荒谬的骗局,却在老年群体中迅速传播,引发大量关注和参与,不少老人因此遭受财产损失。这些诈骗分子,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群体,妄图榨干他们辛苦积攒的养老钱,其行径令人发指。

养老诈骗之所以屡屡得逞,除了诈骗分子手段狡猾、老年人自身防范意识薄弱等因素外,子女陪伴的缺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许多子女选择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打拼。这使得他们与父母聚少离多,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老年人独自在家,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和孤独寂寞,内心渴望得到关心和陪伴。而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们以关心、照顾老年人为幌子,通过嘘寒问暖、赠送小礼品等方式,迅速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获取他们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当然,我们不能将养老诈骗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子女陪伴的缺失。社会各界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共同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养老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养老诈骗行为,建立健全防范养老诈骗的长效机制;社区应积极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养老诈骗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子女陪伴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为养老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指责和抱怨上,而应该共同努力,从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保护,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来源:红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