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1776|回复: 0

花近1万元咨询,她的状态更糟了。 专家:大量非专业人员涌入线上心理咨询行业

[复制链接]

花近1万元咨询,她的状态更糟了。 专家:大量非专业人员涌入线上心理咨询行业

发表于 2025-5-30 00:06:30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1776 0 查看全部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通过某平台找到一名拥有3.4万粉丝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但在支付9800元费用后,咨询服务变成了理论复述和课程推销。3个月后,她觉得状态更糟了。此事被曝光后引发社会热议。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线上心理咨询都有类似流程:先做几道测试题,然后就表示咨询者有躁郁症、焦虑症、抑郁症等问题,随后强调心理咨询重要性,催促付款下单。一旦咨询者付费,之后如果咨询效果不佳,咨询师和平台往往以“个体情况不同”“需要追加疗程”等为托词,拒绝退费。


记者在某消费者咨询平台以“线上心理咨询”为关键词检索发现,相关投诉近万条。有咨询者讲述校园霸凌经历时,对方却批评她“太敏感”;咨询者提出休学想法时,咨询师用“家境一般、长相普通”等冒犯性话语进行贬低。


据了解,2017年,人社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证标准,如今有些平台都在自主培养咨询师。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筱永表示,目前,心理咨询服务市场进入一个“无证上岗”“谁都能做咨询师”的无序阶段。大量非专业人员涌入市场,培训机构以“零基础速成”为卖点,平台存在审核宽松、监管乏力问题。咨询师资质造假、违规诱导消费、软色情内容夹杂其中,这些现象不断侵蚀着公众对心理咨询服务的信任。


在受访专家看来,规范线上心理咨询行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法规、行业自律、技术手段、消费者教育等多方面入手。


“还要加强科普,提高社会大众对心理服务的认知水平。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咨询本质,区别心理咨询、情感陪聊与医学治疗的界限。”李筱永说。



据《法治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