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尧女士从北京乘飞机飞往新疆阿勒泰。在起飞后不久,她拔智齿后留下的伤口出现气压性创伤出血,好在有空姐和一位医生乘客的帮助,才成功止血。
原来,尧女士在出发前几天拔除了右侧上、下智齿。出发当天,飞机起飞后没多久,她就感觉嘴巴里开始溢出鲜血(下牙槽出血),并有头晕的感觉,空姐了解情况后通过广播在乘客中寻找到了一位医生。医生在确认尧女士血压正常后,用碎冰放在她的牙槽里来止血。但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她上牙槽的智齿创口也“爆血”了,并采取了同样的办法止住了血。
江苏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王东苗介绍,智齿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相对复杂的手术,因涉及翻瓣、去骨等复杂操作,创伤较大,术后反应相对较重,术后48~72小时是并发症高发期。“此时创口周围炎症反应达到高峰,同时组织进入修复阶段,可能出现明显肿胀疼痛。”他强调,在此期间需严格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破坏血凝块导致感染或继发出血。
术后出血,是拔牙常见术后并发症,拔牙后通常紧咬干棉球30分钟左右,以进行压迫止血。“拔牙当日吐口水、漱口、吮吸、刷牙等行为,可能导致唾液混入拔牙窝内血凝块,导致血凝块质量不佳,或者脱落,从而导致出血。”王东苗解释,飞机飞行过程中的气压变化,可能导致口腔内局部形成负压,从而导致拔牙创口内血凝块脱落而引起创口出血。
对于这种迟发性的拔牙后出血,“通常是先紧咬干棉球压迫止血,或者用碘仿纱条填塞止血。”王东苗坦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咬住无菌棉球的方法更稳妥,再用冰袋外敷,减少出血和疼痛。因为碎冰难以做到无菌处理,存在导致伤口感染的可能。
通常,拔牙术后1~3天内可能出现局部渗血(唾液带血丝),多为正常现象。手术过程中对组织的创伤可能引起术后面部肿胀,通常在术后2~3天达到高峰,患者可在术后24小时进行局部冷敷,但注意要间歇进行,每次约15分钟,避免冻伤。王东苗提醒,每个人的创面愈合速度不同,拔牙后一周左右身体都处于恢复期,需减少劳累。
来源:扬子晚报( 许倩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