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1130|回复: 0

父亲节忆父:岁月深处的温柔守望

[复制链接]

父亲节忆父:岁月深处的温柔守望

发表于 2025-6-22 18:14:29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1130 0 查看全部

作者:丁朝霞


每当父亲节的暖风拂过,思念便如潮水般漫过心头,将我带回到与父亲丁延海共度的时光。父亲生于山东定陶,彼时定陶尚是县制,如今已成为菏泽市定陶区。在那个贫苦的家庭里,父亲兄弟姊妹六人,作为家中排行老三的男孩,他上面有两位兄长、两位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家境的贫寒,迫使年少的父亲早早踏上谋生之路。

12.jpg

为谋生计,父亲跟随大伯闯关东,在东北寒冷彻骨的天地间,为富人家辛苦劳作。每至岁末,春节返乡便成了父亲最殷切的期盼。从东北回山东,必经天津,父亲总会在任职于此的二伯处稍作停留。归心似箭的他,满心都是对父母的牵挂,常常催促大伯快些启程。那年归乡前夕,父亲轻声询问年幼的四叔是否同回,兄弟俩满心欢喜地准备着。出发当日,天还未亮,二人便怀揣着对家的思念,静静站在院中等待。不料大伯与二伯见到他们,却道出一番无奈的话语:“你们不睡站在这干啥?”二伯解释道:“我和大哥商量了,小三你别回了,你们挣的钱也不多,回去路费贵,省点钱让大哥回去把咱家房子修修。”就这样,大伯独自踏上归乡之路,父亲与四叔则留在天津,分别跟着二伯做事、在有钱人家打工。在那旧社会的艰难岁月里,能勉强填饱肚子,已是莫大的幸运。

父亲出身雇农家庭,苦难的童年经历,铸就了他坚韧勤劳的品格,也成为他教育子女的宝贵财富。他常告诫我们,要勤俭持家,珍惜每一粒粮食,更要时刻感念党恩,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工作要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做人要坦坦荡荡、问心无愧。”这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低调务实。在单位,他总是把先挑选物资的机会让给他人,等别人分完,才将剩下的领回家,这般无私的作风,赢得了领导与同事们的一致赞誉,我们家在单位大院里,也因良好的家风而备受敬重。

13.jpg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切都需凭票供应。我们家有四个男孩,食量大,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为了让孩子们吃饱饭,父亲毅然用家中唯一的缝纫机换来了一麻袋土豆,还带着我们去挖野菜充饥。哥哥们调皮好动,衣服鞋子磨损得快,父母常常在深夜里,就着昏暗的灯光,为他们缝补衣物、纳鞋底。父亲一生节俭,从未买过成品卷烟,总是抽着自制的“馍盒烟”,只为省下钱来,让我们吃得好、穿得暖。

尽管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给予我们的爱,深沉而炽热。只要是我们真心喜爱,且他认为有益的东西,总会想尽办法满足。记得那时,我钟情扬琴,父亲省吃俭用许久,凑足50多块钱为我买下;哥哥喜爱小提琴,父亲同样二话不说,满足了他的心愿。父亲不善言辞,却用无声的行动,诠释着如山般厚重的父爱。

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又是父亲42岁才迎来的孩子,我备受宠爱。父亲每次出差归来,总会带回大包小包的美味零食,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时刻。父亲身高1米82,仪表堂堂,年轻时在部队担任行政管理员,转业到地方后,依旧从事着相同的工作。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毫无怨言,默默坚守岗位。

14.jpg

时光飞逝,父亲离开我们已有20载。每当夜深人静,往昔的记忆便愈发清晰。那时,父亲常坐在我的床头,轻声讲述他儿时的艰辛、部队里的故事,还有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曾有人问父亲,为何一直未获提拔,他总是沉默良久,而后感慨道:“我们活下来就是最幸福的,比起那些牺牲的烈士,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今,我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再听一听父亲的教诲,再感受一次他温暖的怀抱。爸爸,您在天堂还好吗?如今我终于能够鼓起勇气,大声说出那句曾经难以启齿的话:“爸爸,我爱您!”这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与爱意,将永远萦绕在我的心间,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作者简介:丁朝霞,女,一位智障残疾人的妈妈,也是快乐小屋创办人。是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也是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自治区第五届道德模范,自治区残联扶残助残先进个人。34年公益路,始终坚持初心,为智障残疾人搭建了一个康复训练学习文化的平台。


图片:源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