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钱宝琮等学者观点的研究,麦博士指出公元五世纪后印度数学著作中的十进制位值系统、算术运算、分数表示、负数、圆周率以及各种算数技巧等,都是受到了中国算数的启发,甚至直接采用。麦博士主张公元后的印度数学(至十世纪)吸收了中国数学的元素,不仅是基于文献年代的关系,还由于在丝路接触之前,吠陀时代的印度数学内容与本质跟后来的明显不一致。 讲座回顾 | 若海讲坛(第28讲) 丝路上的“零”——中国与印度数学之间相互影响再思 https://news.sohu.com/a/768249066_121124009 |
瞿方书说,阿拉伯数字都是些独体字,而印度、阿拉伯的文字普遍不是独体字,中国文字普遍是独体字,所以从发明的角度看,阿拉伯数字不符合印度、阿拉伯文字的既有规范,在印度、阿拉伯的文字属于别开新例、很是突兀,在中国文字却属于常态、不足为奇。 他并且看出了阿拉伯数字的长相和中国数字很像,指出它们和中国古篆的数字“若合符节”,一一比对、阐述之。 所以他的结论是,这套所谓的阿拉伯数字,应该叫做“中国数字”。 不得不说,这位瞿方书先生是太有洞察力了,一下子就抓住事情的本质。 |
© 2013-2016 damazx Inc. Powered by 大漠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