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坚持理想,结果错失良缘。
过于高估自己,结果不如别人。
过于挑剔别人,结果剩下自己。
(图片源自网络)
话虽尖刻了一点,但这也是实情。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又在谈大龄剩女问题。
与之前看到的不同的是,文章援引了美国人作过的一个实验。
实验大致如下:找100青年,男女各半,男用奇数编号,女用偶数编号,男女均不知自己的编号是几,但别人看贴在背上的卡片可知。不能互相告诉。要求男女自行组对,以号码之和大者为优胜。每个人都想找高分编号的异性,但高分异性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高分,也在寻找或等待心目中的高分……
文章作者认为,这个实验使自己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众多优秀女性沦为“大龄剩女”。
这个实验当然很有意义,但是,用来说明大龄剩女问题并不一定合适。实验中,分值高的女性是不会剩下的,就是低的也不会,因为比赛成绩要看两人分值之和。对方分值再低,加上也是多得分,总比不加分要高,所以就不会有剩下的人,无论男女。但人群中婚姻配对可不是,无论男女都有单身的。
现在社会上之所以存在那么多的大龄单身者,是因为有太多的原因。虽然原因众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当今一些青年已经不把结婚当做人生大事。过去讲成家立业,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成年之后的头等大事,所以尽管也会存在单身的,但单身者数量稀少,够不成普遍现象。现在,一些青年觉得结婚也好,不结婚也好,结不结都行,结婚又不是什么人生大事,更不是头等大事,所以对待结婚,他们就没有志在必得的心愿,也就没有急迫的心情、主动的精神,时光就在等待、观望中流逝了,机缘就也在等待、观望中错过了。如果像老辈人那样,无论贫富贵贱,婚说什么都得结一个,那当然就不会单着了。
婚姻是人生大事。重拾这个传统的观念,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人单身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