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厉守龙
2008年退休至今,最让自己有成就感的有两件事:一是继续为各级媒体撰稿;二是义务为小区出黑板报。
2017年7月13日,东阳市委新闻办来电说,近期要开展“东阳记忆”原创作品有奖征文。当时,我刚出院不久,正躺在床上养伤,但还是横下一条心:“骨折了,写稿不能打折。”我又重新挺坐在床头,拿起了笔。这一“横”,“横”出了《怀念老家的土灶》和《难以割舍的书信情结》。前文在“东阳记忆”中获奖(不分等级),后文分别被多家国家和省市级媒体采用。获奖作品《怀念老家的土灶》在“东阳发布”平台传播之后,点击率为所有获奖作品中的第一。
就这样,我写作的激情又重新喷涌而出,也顾不得骨伤了——凡是提供新闻线索的电话我都接,需要到现场的,我都坚持拄着拐杖,由亲友开车送达。
2019年,老家东璜山村开展老宅易地拆建,头几天签协议的村民很少。那天晚饭后,拆迁组长要我赶出几期黑板报,以助推这项工作的进度。于是,我连夜起草,写出《老宅拆建专刊》。那时,因路灯暗淡,我一手握粉笔,一手攥着手电筒和稿子,整整两个多小时下来未歇半刻,汗水浸透了衣服。后来,这个专刊一改过去的半月出一期,变成了一日一更新,自愿来签协议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退休后用两支“笔”不停耕耘的同时,我还试着去做点善事,多次为残疾人或特困人献爱心。有一次,我把当日收到的多笔稿费900多元一并捐出,以后又几次将超百元的稿费捐出。每逢党员关爱基金捐款或支灾募捐,我也积极参与,还多次参加小区垃圾分类或义务大扫除等。
知情人问我:“你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安心享受天伦之乐,还要让自己如此忙碌?”我的回答是:6000多篇发表在各级报刊、电台、网站的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300多本各种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通讯员等的获奖证书;东阳市退教协会还特将我的事迹在活动室里上了“优秀退休教师风采”墙……这一切都是社会对我自身努力的认可。所以,我要以感恩的心态继续发挥余热,利用点点滴滴的机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社会——为传递正能量添一抹光。
(作者为东阳市上卢中心小学原副校长、教科室主任)
来源: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