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谁要是入了历史大牛司马迁的法眼,进入那部震古烁今的《史记》,绝对名垂青史。
有一位算命人,被司马迁写在《史记 · 外戚列传》中。说她不用掐掐算算,只要打眼一看,就能准确说出你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走向。
瞎编的吧?不,绝对不是!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好几个案例印证她是中国最厉害的预言大师。
❶
要说高官,西汉的周勃绝对是高官中的高官,不仅官位高,而且和皇帝的关系铁。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汉文帝的皇位就是周勃和陈平两个人一手打造的。
话说开创汉朝基业的汉高祖刘邦驾崩之后,吕太后成了事实上的掌权人,把她的娘家兄弟侄子都安排到重要岗位,刘家子孙和朝中的老臣们好生气闷。于是,吕太后一驾崩,吕氏一族稍微有点头脸的通通被灭,吕太后扶上去的傀儡小皇帝也莫名死亡。
皇位空出来了,把谁抚上去却令人大伤脑筋。最后还是老臣周勃和陈平拿主意,说高皇帝不是还有个儿子刘恒呢吗?
一句话定下乾坤。
把刘恒从代国接到中央,扶上大位,开启了大大有名的“文景之治”。
你说这功劳大不大?这样的功劳,这样的气概,该给予什么样的奖掖和酬谢?该封什么样的官职和爵位?陈平,丞相,献侯。周勃,太尉,绛侯。
周勃当了掌管全国兵马的三军总司令。
老子英雄儿好汉。周勃的儿子周亚夫,妥妥的官二代,但这小伙儿可不是个吃货,而是努力上进的才俊。最有名的例证是,汉文帝到卫戍部队慰问,到了霸上,长官接驾,长驱直入。到了棘门,长官接驾,长驱直入。但到了细柳,却被结结实实挡驾。门岗说,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部队。等到哨兵进营报告返回,才放文帝一行进入。进营后刚想打马飞奔,细柳营的战士说,将军规定了,军营内不许奔驰。没办法,贵为皇帝,此时也只好放慢速度,亦步亦趋前往周亚夫的中军大帐。最具戏剧性的是,到了司令部,周亚夫身穿铠甲,腰悬利剑,双拳一抱,说,戎装在身,容臣不能行跪拜之礼。一句话就算接驾了。汉文帝礼节性地慰问之后,马车慢慢地驶出细柳营。一路上谁都不敢吭声,都为周亚夫捏着一把汗。沉闷了好一阵子,汉文帝长叹一声,才把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给放下了。汉文帝说啥?他说,这才是军营的样子。哼!那两个,简直如同儿戏!
驾崩之前,汉文帝把周亚夫当作治军奇才,郑重推荐给儿子汉景帝。
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当然也不排除老爹的名望,年纪轻轻地,周亚夫就当了一个大军区的主官。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大名鼎鼎的卜神许负,她说你呀,三年之后封侯,再过八年拜相,掌握国家军政大权,但是最后呢,恕我直言,你会被饿死的。
周亚夫心说,这许负真是浪得虚名啊。周亚夫太了解自己家的事了,老爹的爵位已经传给了哥哥,哥哥下世,侄子承爵,与他周亚夫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自己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一步一步递升上去,三公之位不敢想,但当个部长啥的,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了,假如封侯拜相,地位何等尊崇,何至于饿死?
但是,周亚夫的人生节拍,恰与许负所言,哥哥犯罪,朝廷命周亚夫承爵,八年之后升任丞相,然后被诬陷下狱,然后被饿死狱中。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原文是:条侯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❷
说到衔玉出生的人,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恐怕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了。其他的,好像不太知道。
但是在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期,就有个衔玉而生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就是许负。
据说秦始皇刚登基那会儿,心情好到不要不要的,要求全国各地都把祥瑞之事报上来。河内郡报的,就是许负衔玉出生这件事。
再说许家,上天降下一个玉女,捧在手里宠着不算,还请了教书先生为之启蒙。一天家里来了个白胡子老头儿,说口渴了,想讨碗水喝。许负小姑娘说,您老请坐,我进屋给您倒茶。但等许负把茶捧出来的时候,老头儿已经走了,坐过的凳子上,留下一卷书,叫做《心器秘旨》。
然后就是,许负读了这卷神仙书,成了神仙一般的算命先生。一生相人无数,84岁高龄去世。所著《许负相法》一书流传于世。
你看,一卷《心器秘旨》在身,让许负脱去了神婆的妖气,笼上了浓浓的书卷气,使其成为一个游走于达官贵人王公贵族之间的伟大的预言家。
❸
作为一位伟大的预言家,平时除了登门求教的,所经之处,所遇之人,也都是许负的实践对象。
比如邓通。
邓通铸钱处
邓通的发迹,颇为玄妙。说有天汉文帝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使劲使劲往上蹿,想要蹿到天上去,但是无论怎么使劲都不行,这时有个小伙子给他加了一把劲,他就如愿以偿了。第二天朝罢,汉文帝就在人群里寻找这个梦中的恩人。还真让他找着了,这就是低级公务员邓通。
皇帝青眼有加,从此邓通的人生就坐上了火箭,汉文帝甚至于繁忙的公务之余,常到邓通家坐坐,面子真是大的没边了。
听说许负卜技如神,汉文帝的好奇心发作了。《史记 · 佞幸列传》写道: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意思是说,许负见了邓通,说老邓不大妙啊,将来要饿死的。
汉文帝说,天下人的富贵,不都在朕的手心吗?我还就不信这个邪了!
为了破解许负密码,除了平时赏赐之外,汉文帝还把一座铜山赐给邓通,同时赐予邓通制钱特权。能发行钱币,财神爷呀!那个富贵,别人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最后还是活活饿死了。
为啥?
话说邓通虽然受宠,但他这个人从来不打着皇帝的幌子作威作福,所以朝野上下,除了朋友,还是朋友,没有仇家,没有敌人。
但也许事情坏就坏在他这个人太好了。
皇帝嘛,也是血肉之躯,免不了有个三灾四病的。有次汉文帝身上长了个疖子,临到出头的时候,疼的要老命耶。看到皇帝受苦,邓通张嘴上去,就给汉文帝把里面的脓吸了出来。嗯,汉文帝的身子,一下子轻快起来。
这人有感情了,就会在一起说些无关军国大事的家常话。有天汉文帝问邓通,你说这天底下谁最爱我呢?邓通想了想说,应该是太子吧。
汉文帝好奇心起,就想验证一下,第二天太子进宫问安的时候,文帝就说,我这疖子疼的很,你给我吸吸脓吧。太子没说不吸,但答应的不是那么爽快。
太子一出来,就有好事的太监神秘兮兮地给他说:昨天吧,老邓给陛下吸脓了。
别人帮助自己的老爹减轻痛苦,本来是一桩好事,但什么事一经政治掺和,就变得复杂起来。心思缜密的太子想,好啊你个邓通,你竟然比我对皇上还好!
就是这个好,让太子恨上了邓通。汉文帝下世,太子登基当了皇帝,邓通的好日子到头。
势利鬼举报邓通,说这家伙仗着先皇之宠,私自铸造铜钱,惑乱朝廷法度。
这么大的罪名安在头上,邓通还能讨得了好去?
革职!追夺铜山!没收家产!可怜富可敌国的邓通,一旦落难,竟与乞丐一样,身无分文,饿死街头。
❹
许负一生相人无数,但司马迁记下来的寥寥无几,周亚夫、邓通之外,有名的就是汉文帝的妈妈薄姬了。
说来话长,薄姬的事要从文帝的姥姥说起。
秦朝末期,是个乱得不能再乱的乱世。秦朝灭亡,原来被秦始皇灭了的六国王室,也趁机蠢蠢欲动,重新建起宫室,像模像样地称王称霸起来。汉文帝的姥姥就把自己的女儿薄姬送到魏王宫里,成了魏王的宠妃。送女儿进宫,期望的就是富贵嘛,有天姥姥把女儿领到许负那儿,请她看看这丫头的出息有多大。
司马迁的原话是: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
意思是,姥姥带着薄姬到许负家,请许负给薄姬相面,许负打眼一看就对文帝姥姥说,你这丫头命好,将来要生天子呢。
许负的这句话让魏王睡不着觉了。
那时候陈胜吴广已经挂了,刘邦项羽两条大龙正在中原掐架,项羽暂时领先。
这魏王琢磨着,老婆要生天子,天子的老子肯定是天子呀。于是本来跟着刘邦闹革命的魏王,马上倒戈,跑到暂时领先的项羽阵营里去了。
然后呢?然后的事实证明,魏王错误地领会了许负的意思。
刘邦最后打败项羽,当然也打败了魏王,魏王的子女玉帛通通归了刘邦,魏王的妃子薄姬们都被发配到刘邦的后院,织布的织布,洗衣的洗衣,帮助刘家干家务。
刘邦这个人生活比较自然随性,有天给自己放假不办公,和两个美女一起晒太阳。刘邦打盹的时候,俩美女叽叽嘎嘎慨叹好朋友薄姬的悲惨命运,啧啧连声,把刘邦从梦中惊醒,说薄姬是谁呀?她怎么了?在哪儿呢?
俩美女又叽叽嘎嘎把薄姬在后院打杂的事给刘邦说了一遍。
接下来,就是天子临幸,薄姬生子。这个孩子就是汉文帝刘恒。
薄姬可不就是生了个天子吗?只不过这个天子姓刘,不姓魏。
❺
许负之神,大抵如此。
因为看的太准了,以至于大大咧咧的汉高祖刘邦也不得不信服,由信服而将其封为鸣雌侯,成为中国古代少有的被封侯的女性之一。
或许是那时候没有笔,没有纸,更没有打字机,书写特别不易,所以司马迁就省略了许负的老公是谁,儿女有没有继承她的衣钵等相关信息,只是在《史记 · 游侠列传》中写到郭解的时候,说他是许负的外孙。也不知道郭解出生的时候,许负是否在世。如果在世,不知姥姥是否曾经预言,外孙将成为一代大侠?
读史卿曰:算命,算的是定数。但算命的大书《易经》,讲的却是变数。所谓“易”者“变”也,即是此意。这一“定”一“变”之间是如何演化的呢?有道是,既有定数,何需掐算?既能掐算,何需改变?尽管大多数人都被“定”和“变”搞晕了,但大家还是不停地追问吉凶。人生的玄机,到底隐藏在什么地方呢?玄机太玄,无从探底,只好遵从《易经》的指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遵从天地之道,自强,厚德。又因为道法自然,所以给自己偷偷懒,一切顺其自然吧。同时祈祷,愿许负在天之灵开心好运!愿我等芸芸众生开心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