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小卿 于 2024-10-8 19:52 编辑
❶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一哥,他最擅长的事情是删繁就简,给人定性戴帽子。
西汉的义纵,有幸被司马迁法眼收纳,写进《史记 · 酷吏列传》,成为璀璨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
尽管如此,后世知道义纵的还是不多,相反,义纵的姐姐,倒是被人津津乐道。
为何?
因为义纵走进公务员队伍,从普通干部一步步走向高位,历史上能留下一鳞半爪,全靠姐姐义姁的一句话。
❷
皇帝后宫是一个特殊的小社会,社会上需要的,这里都需要。比方说医生。
可能你会说了,这没啥好稀奇的呀,妃子们,皇后们,太后们,太皇太后们,虽然尊贵无比,但靠五谷滋养的身体,也是会生病的嘛,贵女们贵体有恙的时候,太医们立马出动,有啥可说的呢?
但我要说的是,除了太医之外,后宫的老太太小媳妇们还有些不太好麻烦太医的地方,这就需要自己的私人医生,这个私人医生,就是女医。
汉武帝的妈妈王太后的私人医生名叫义姁。义姁的角色,很像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里的主人公大长今。
义姁医术好,话术更好,王太后喜欢得不要不要的,和她说话都是掏心掏肺的,还实心实意为她谋划,想帮她争取些实实在在的利益。
❸
有一天,给太后检查完身体,又进行了一些常规按摩,老太太主动找话,关心地问,你有儿子或者兄弟当官吗?
司马迁在《史记 · 酷吏列传》中的原话是:“有子兄弟为官者乎?”
太后的言下之意是,如果有儿子或者兄弟在公务员队伍,我可以给皇儿说说,让他给有关方面打个招呼,让你的儿子或者兄弟进步快一点。
在那个时代,孝比天大,皇帝的妈妈说句话,皇帝是不能当耳旁风的。有了皇太后一句话,义姁的儿子或者兄弟的官位,那是笃定地蹭蹭往上长。
放在一般人身上,高兴死了,不知怎样千恩万谢呢。但常年行走后宫的义姁,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感激之情,而是简要地说,有个弟弟,品行不好,不能当官。司马迁的记载是:“有弟无行,不可。”
❹
哦,弟弟品行不好?
嗯,弟弟品行不好,也实打实地报告,足见义姁的人品很好。姐姐的人品这么好,那么当弟弟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老太太点点头,心说我知道怎么做。于是老太太告诉皇儿,义纵这个年轻人不错嘛,给他个学习锻炼的机会。
皇帝的话是天下人的圣旨,王太后的话是孝顺的汉武帝的圣旨。义纵很快被任命为中郎,担任皇帝的侍卫和随从,成了皇上身边的人。看这个年轻人办事谨慎,武帝就给他施展的平台,任命他到地方担任县令,他在县上雷厉风行,敢作敢为,治理力度很大,皇上很欣赏,又转任几个地方,为官的效果都很好,其铁面无私的程度,连对他的成长进步有大恩的太后,都不给一点面子。太后的外孙女脩成君,因为小时候跟着妈妈吃了不少苦,所以太后格外心疼,总想在脩成君的子女身上多给点恩惠补偿补偿,结果反倒把年轻人给惯坏了,比方说重外孙仲,仗着太姥姥的威势,在京城横行霸道。这可惹恼了义纵,他钢牙一咬,依法逮捕!
❺
汉武帝是个大局为重的人,义纵逮捕了他家亲戚,他不仅不护短,反而觉得义纵不依附巴结权贵,公正严格执法,可钦可佩,于是升了义纵的官,任命他为河内(今河南武陟县)都尉,让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河内这个地方的穰氏有钱有势,横行霸道惯了,寻常不把地方官放在眼里,一般的干部也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尽管穰家人经常违法乱纪,也是能忍就忍能躲就躲,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得过且过。结果这地方的社会秩序嘛,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汉武帝让义纵去整治,义纵果然不负使命,到任后大刀阔斧,穰氏家族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应对这位新来的义都尉,义都尉就以霹雳手段把他们灭了。既不是枪打出头鸟,也不是杀鸡给猴看,而是斩草除根,把穰氏一族统统就地正法。
气势如虹的穰氏都无法存活,何况他人?那些比穰氏胆子小的有钱人,包括那些虽然没钱但绝对有胆,总在坏事堆里混日子的家伙,全都开始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办事,一时之间,河内之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其清明安宁赛过历史上任何时期。
❻
管治安是个闹心的差事,治安都能管得好,说明这个人的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于是义纵被提升为南阳郡的太守,成了主政一方的大员。
单纯治理豪强,义都尉已经有经验了。但作为一把手,面临的形势就更加复杂一些。比方有个叫宁成的人,原来也是个敢作敢当的地方官,被罢官之后,良田千余顷,雇了好几千家农户给他种地,威风比郡守还大。
但是,宁成的威风抖到义太守这里,不敢抖下去了。义纵赴任南阳时,宁成毕恭毕敬笑脸迎接。但义纵是谁啊,他可不吃这一套。履职南阳之后,马上着手查办宁成家族,不仅“破碎其家”,而且追根究底,将宁成治罪。
南阳的其他豪强见了,胆小的吓得逃到其他地方去了,胆子稍微大些的,收拾起为非作歹的肚肠,开始当南阳好公民了。
❼
对内对外,汉武帝两手抓,两手硬。
其时汉朝已经对匈奴展开大规模反击,远征大军经常要由定襄郡出塞。而定襄郡的情况却很不理想,秩序混乱,吏治腐败,直接影响到反击匈奴的军事行动。
大臣们议来议去,不得要领。怎么办?汉武帝一锤定音,义纵出任定襄郡太守。到定襄,义纵虽然还是以杀立威,但他开刀问斩的方式是先把狱中的200多名重刑犯定为死罪,又把私自探狱的囚犯亲属200余人抓起来,以私自为死刑犯打开枷锁为名,也将其定成死罪,最后把这400多人同一天开刀问斩。全郡人闻风丧胆,定襄郡很快大治。
动刀动枪打仗,是个烧钱的事。汉武帝把造币大权收归中央以后,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私自造币之风还是屡禁不止。汉武帝又想起了义纵,把他调回京师,督查首都地区的盗铸金钱问题。
义纵快刀斩乱麻,杀了一批,判了一批,盗铸问题虽未彻底遏制,但情况大为好转。
然而,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大棒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更多的问题需要胡萝卜,或者胡萝卜+大棒。而且,皇威莫测,在汉武帝前往甘泉宫的路上,发现那段高速路坑坑洼洼,路边上也没有绿树红花,加之不请示陛下就杀了皇上派出的大员,多种因素叠加,最终义纵以破坏执行诏令之罪,被判处死刑。
❽
如果有轰轰烈烈的人生,那么,义纵的人生就是轰轰烈烈的人生。
如果有死而无憾的人生,那么,义纵的人生就是死而无憾的人生。
义纵的出仕,源自当时最高权威皇太后的金口玉言,起点高于常人。
义纵的升迁,由皇天后土一言九鼎的皇帝钦定,阶梯优于常人。
哪怕是最后的灭亡,都是因为得罪了天下最高的领导,波涛响于常人。
义纵的人生机遇之好,政治生涯之顺,升迁速度之快,甩了别人何止八条街。
但遥想当年,如果姐姐不是对皇太后说自己的弟弟不好,而是跐着鼻子上脸,把桀骜不驯的弟弟说成特别刚直正气,那么在名利场上搏杀了一辈子的王娡太后,会不会给皇儿打招呼,让他给义纵安排个好工作呢?
也许会,因为毕竟姐姐好。姐姐好,弟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也许不会,因为姐姐的夸赞有可能出于私心,不太真实。惟有姐姐的实话实说,或者谦虚谨慎,能让政治动物王娡动心放心,从而真心实意为义纵谋个好差事。
❾
有一首叫《姐姐》的歌唱道:
这个冬天雪还不下 站在路上眼睛不眨 我的心跳还很温柔 你该表扬我说今天还很听话 我的衣服有些大了 你说我看起来挺嘎 …… 噢 姐姐 带我回家 牵着我的手 你不要害怕 噢 姐姐 我想回家 牵着我的手 我有些困了
姐姐都是这样的吧?
在生杀予夺的快意中,义纵可曾想到姐姐吗?
在被押赴刑场的囚车上,义纵可曾想到姐姐吗?
这一对优秀的姐弟,是天下男性和女性的典型代表。姐姐极柔韧,所以即便是侍奉天下最高的主子,也是谦虚加谨慎,谨慎加谦虚。弟弟极刚正,所以即便是面对天下最高的主子,也是果敢加刚毅,刚毅加果敢,直至走向人生的断崖。
读史卿曰: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姐姐再造了义纵,姐姐也毁灭了义纵。但如果让义纵再选择一次姐姐的话,我敢肯定,义纵一定还会选择义姁。
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