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6116|回复: 0

思念来自那朵云

[复制链接]

思念来自那朵云

发表于 2024-11-3 18:50:28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正序浏览
6116 0 查看全部

作者:熊俊林

益阳,是我的家乡。那是新疆人都知道的产茯茶的地方,新疆人也就没有不知道益阳茯茶的。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保健功能驰名中外。我离开她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事。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益阳虽是魚米之乡,终年花红柳绿,但她是清瘦的。麻石条铺成的街,木板嵌成的屋,柳树枝轻吻的山坡上是些小小的花草。我的家好像是在福兴街北头的马路边,斜对面朝南的竹篱笆过去便是我的母校后院,叫福兴街完小。

11.jpg
▲ 外公和我 / 木刻  熊俊林

那时我家住处的东南方向,是湖南省第二大湘剧院,剧院坐北朝南向着主街,而西北边的人民医院还是片庄稼地,再北面的大堤上是我们玩耍的去处。到处都有月亮一样的水塘,塘边长满了很深的水芹和野菱角。没事时,我常和细伢子们一起,划着木盆去採野菱和莲盆吃。沿着珍珠般串起来的水塘就可以划到湘剧院的后面。傍晚,外公还带我去捕鱼,捉螢火虫。鱼儿在夕阳的余辉里乱蹦乱跳,好看极了。螢火虫就像流星一样,在我们身边绕来绕去。资江的水总是那么清澈而宁静,使得每条飘浮在岸边的渡轮和漁舟都成了两个。黎明时分,当渡轮的清脆汽笛声喊得太阳出来,一江红波就被轻轻地揉碎了。

记得外婆家的屋后有棵大树,后面不远处,还有一座尼姑庵。那时外婆常扭着小脚,带我去卜卦,说是兴许能卜个吉星高照的呢。小尼姑和蔼而可亲,总拉着我那脏脏的小手问这问那。然而吉星呢,她又在哪里?我经常赤着脚,有时也踏着一双布条穿插着编织的草鞋,沿着江边的滩地朝着东面太阳的方向疯一样地跑,跑累了就俯卧在江边那冰凉的大石头上,用黑黑的小手支着下巴,猜想着这江水是从哪里来的,又要流到哪里去呢。益阳啊,我的童年是在你清贫的怀抱里开始的....... 还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随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12.jpg
▲ 西出阳关 / 木刻   熊俊林

在祖国西北广漠的土地上,我走向了成年。巍巍的雪山,无边的戈壁,阳关古道,大漠沙风,在我江南秀色的基因里注入了成熟的内涵与外延。然而我的心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你呀,我的家乡,益阳。

你的容颜还是那样清瘦么?满 街的条石高低不平。我知道,那是先辈们布满厚茧的大手凿出来的,是资江边上船工们的号子里喊出来的,尽是咸味呢。

夜里,还能听到打更人敲打绑子的声音么,还有野郊的田蛙在夜幕里大合唱,此起彼伏么,还有那盛夏里不休的蝉鸣虫唱么......

记得母亲曾告诉过我:秦伐楚设九县时,益阳就是九县之一,是吴楚的门户。而三国时的诸葛井、鲁肃堤、甘宁垒等古迹至今历历可寻。益阳城中资阳区段的大码头,是关羽当年单刀赴会的地方。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屈原,就在我们的老家桃花江畔优美的凤凰山中,写就了《天问》。那里还是美人窝,上世纪三十年代,一首《桃花江美人窝》就唱遍了东南亚呢。座落在资江大桥南端的裴公亭是唐代宰相裴休的攻读之地。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龙州书院孕育了多少才子名士。会龙山上与白鹿寺相映衬的栖霞寺是东晋古刹,相传是明代建文帝避难之所。真可谓人文荟萃呀。 而现代文化名人周扬、周立波、周谷城和叶紫(号称“三周一叶”)也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是的,离开你半个多世纪的我,至今的记忆还是外婆和母亲的故事里留下来的,还是童年的幼稚里沉淀下来的,而益阳一定是个美丽的姑娘了,是先辈们的双手把她拉扯出来的,是天地苍桑的日月轮回和祖国的阳光雨露把她滋润出来的,我是不是羞愧于见她呢。

每当沙枣花儿年复一年地飘起醉人的芬芳,每当南往的大雁从故里返回,捎来你崭新的乐章,我总是呆呆地站在北国的土地上,遥祝你昌盛啊,我的家乡益阳。

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