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41|回复: 0

母亲的手擀面

[复制链接]

母亲的手擀面

发表于 2025-5-7 23:56:02 阅读模式 正序浏览

作者:杨永丽

母亲做饭最拿手的就是手擀面。每每家里来了客人或某个重要节点,母亲总要做一碗手擀面,以示隆重和尊重。当细细白白的面粉在母亲手里揉成一个大面团,擀杖起落几个来回,面条就可以下锅了,再配上香喷喷的卤子,一碗满满的幸福就到了眼前。

童年的记忆里,家里的案板比我还高。在面粉的每一次晨昏起舞中,我们渐渐长高。在小城居住的日子里,我家晚饭一般都是手擀面。日暮时分,一家人上班的、上学的,都回到了家。母亲走进厨房,用粗大的手掌把一天的疲惫揉进面里,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细细地切面、煮面,一天的温暖时光就被大家吃进肚里。

长大了,要上大学了。离家的那天,母亲起了个大早,手擀面里卧着两只鸡蛋,白白的面条,青青的菜叶,青花碗里映着母亲的满眼不舍。田野里露似珍珠,送别的路上,一向不爱说话的母亲竟破天荒地絮叨起来:“人生如面, 百味其间。比如这面,看着软,却有筋骨,以后就自己照顾自己了,柔中要带点刚……”

太阳升上了半空,我看见她眼角的沟壑里蓄满泪滴。火车轰鸣着碾碎道别,母亲的身影渐渐远离。我知道,背包里有母亲用纸裹好的晒干面片,每一片上都有她的叮咛。面片方正,如她教我的做人道理。面片筋韧,如她教我面对困难时的锲而不舍。

后来回到家的日子,母亲也总是用一碗面迎接我。出门饺子下车面,母亲深谙老理儿。只要听说我要到家,她总是提前醒好面,打好我最爱的韭菜鸡蛋卤子,只等那一声“我回来了”,便动作麻利地切面、煮面、捞、盛面。尝上一口,满是凡尘烟火。虽不是山珍海味,却足以慰藉漂泊者的心。

近来,我发现母亲老了,案板前的身影不再板直。那次,接母亲来我家小住,母亲执意要做面条。面团在苍老的手掌下依旧翻飞,只是擀面杖滚动时多了滞涩的喘息。“妈,用机器压吧,我买了面条机”,听了我的话,母亲似乎有些生气,重重地说道:“机器面千篇一律,只有手擀面才有‘魂’。”

如今,我自己也走进厨房,学着母亲的样子,为一家人忙碌。当暮色洒落擀面的案台,趁着醒面的工夫,我总喜欢给母亲打去视频电话,请教一些做面的技巧。末了,母亲总要说一句,“说了多少遍了,怎么总是记不住?”其实,她也知道,我就是喜欢听听她的声音,听听她的唠叨。

现在我走进厨房的日子更多了。有时,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回到家帮我揉面,面粉沾在她的两颊,母女聊天的时光,恍如轮回的镜像。当第一碗打卤面的香味漫向四周,我忽然懂得母亲说的“面魂”,原是揉进了所有说不出口的牵挂。

时光不舍昼夜,擀面杖滚过年轮,在每代人的掌心刻下相似的纹路。那些揉进岁月的细细长长,只用最纯粹和质朴的模样,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当城市里的霓虹淹没了星光,总有一缕面香牵着游子归乡。那案板上的面粉印痕,就是时光盖在思念信件上的邮戳。那些藏在烟火里的爱,那些藏在面条里的温暖,都是我今生最珍贵的记忆。

来源:澎湃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