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种桃 于 2025-7-8 19:05 编辑
黑叶猴。瞿明斌摄
天山坪峡谷。汪 新摄
亲爱的人类朋友:
你们好!
见字如面,顺问夏安。
我是黑叶猴,猴如其名——全身乌黑发亮,头顶一撮毛直立冲天,喜食嫩叶。我来自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庙坝村,你们可以叫我“小黑”。
你们也许见过我,在照片上或者视频中。每年,都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前来给我们拍写真、录视频,以青山绿水为背景,美貌的我们或回眸一笑,或跳跃于树林间,美照传遍海内外,圈粉无数,有人夸赞我们俊俏,有人直呼呆萌。嘿嘿,所有的赞誉我们照单全收。
我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我们的亲戚朋友主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重庆市等地。放眼世界,我们的同类已经不多了,仅有2000余只,但在重庆,我们就有260多只,也算是猴丁兴旺、儿孙满堂。
众所周知,我们对居住环境非常挑剔,喜欢住在丘陵山地和河谷两岸,我们现在所在的庙坝村,坐落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森林覆盖率89%,四面环山,绿林密布,天山坪大峡谷穿村而过,谷内溪水潺潺,峭壁上零星分布着一些天然的岩洞。对于我们来说,这简直是天选之地,于是,我们决定在此安家。
我头脑聪明、四肢发达、身手矫健,是山林里的健身达人,悬崖、峭壁、深山、峡谷就是我的健身乐园,攀爬、跳跃、飞檐走壁样样在行,看我的身材你就明白了。
在南川,我也被大家称为“福猴”,因为我常居山林,人们很难遇到我,遇到我的概率可真不高,只要遇到我了,必须得赞叹一下这好运气。
其实,不是我不喜欢人,只是因为山林里太好玩了,我每天都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山林里很是热闹,我们的邻居有红腹角雉、野山羊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0余种。
每天,唤醒我的是山林里的鸟鸣和晨光,玩得筋疲力尽后和小伙伴们伴着夕阳而归,那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白天,我们“长”在树上,食嫩叶、采野果,玩耍嬉戏;夜晚,我们仰望星空、枕月而眠。诗意栖居,莫过于此。
这样的神仙日子,小猴我先享受为敬。
别看我们现在生活得安逸自在、无忧无虑,曾经,因为一座水电站,我们差点离开这里。
我们生活的庙坝村有个天山坪大峡谷,峡谷里有一条河叫灰矸河,河上建有一座年产值六七十万元的龙塘水电站,这是村里唯一的产业。
实不相瞒,水电站的生产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有时扰得大家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我们曾想过搬家,但实在舍不得这里的山林。就在我们百般纠结之时,村民们主动做出选择,一致决定关停水电站,全力守护我们的家园,把我们从“过路客”宠成了“座上宾”。
就这样,灰矸河重归宁静,庙坝山水成了我们的自由乐园。
都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村民们的这份恩情我们一直铭记在心。
几年前,报恩的机会来了。那时,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吹响大江南北,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
庙坝村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盛产中药材和蜂蜜,大家决定发展生态产业,通过农文旅融合振兴乡村。村民们邀请我们当代言人,我们欣然答应。
慢慢地,村里发生了变化。他们将村子打造成黑叶猴主题村,邀请设计师为我们绘制卡通形象,并制成雕塑、玩偶等文创产品,还给我们代言的农副产品注册了商标,把原生态土货变成了文旅潮品。
有了我们可爱形象的加持,村里的农副产品卖上了好价钱,村民乐呵呵,我们心里也美滋滋。
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的“出道”之路非常顺利,得到了大家喜爱,吸引了无数粉丝,他们跨越山海,千里迢迢,只为见我们一面,哪怕是远远看一眼也很是满足。村民们说,我们的火爆程度不亚于花果山的美猴王呢。
都说距离产生美,这么多年来,我们能和村民们和睦相处,主要在于他们尊重我们的生活习惯,主动和我们保持舒适距离,亲疏有度、远近相安,让我们既有松弛感又有安全感,还有幸福感。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的家族又添新丁了,下次来,你们可能会看到我们怀抱一些金黄色的猴宝宝,别担心我们抱错了崽,因为猴宝宝会经历变色期,几个月后,它们就会由金变黑,神奇吧。
这几年,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每年都会见到一些陌生面孔,它们或路过或旅居或安家,森林里愈发热闹。村民们每年都补栽树木,为我们的家园添砖加瓦,每逢旱季,还会为我们悄悄地增设补水点,生怕我们挨饿受渴。其实,在这里,我们早就实现了食物自由,我们的家族也逐渐壮大,从曾经的一支小队伍,变成了如今的大家族。
如今想来,还好当初没离开,感谢挽留和宠爱我们的村民,让我们得以在此繁衍生息,快乐成长。在这里,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
千言万语道不尽,唯有感恩挂心头。纸短情长,不胜依依;即此搁笔,余容后叙。亲爱的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家乡,让我们拉钩约定,相聚金佛山。正是满山苍翠时,我在枝头等你。 黑叶猴 2025年夏
(记者刘新吾,李佳遥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