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康阿姨付费158元购买了某平台的年度会员。最近不时出现“掉线”情况,重新登录很麻烦,康阿姨决定找客服问问,这一找,却让她犹如陷入了“迷宫”。
首先,想触达客服的入口就不容易。会员中心、订单、设置……戴着老花镜,康阿姨仔细辨认着页面上的小字,许久才在“帮助与反馈”里,找到“在线客服”。
点击进入后,一个带着笑脸的“专属智能客服”弹窗跳了出来,列了一串“猜你想问”的问题。康阿姨皱着眉看了半天,没有适合自身情况的,只好打字输入“账号经常掉线,视频看不了”。等待数秒,智能客户回复了一段模板文字:若您遇到账号使用问题,可尝试以下操作……这样的回复看得康阿姨云里雾里,想找位人工客服直接帮忙。
连续输入2次“转人工”后,终于接通“专享人工客服”,康阿姨赶紧开始打字。但老人打字慢,还没描述完,页面就弹出提示:因您长时间未咨询问题,对话已经自动断开。
康阿姨的遭遇不是个例,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视频网站都存在类似情况。开通会员、续费等标识十分明显,“客服”入口却相当难找;部分平台的智能客服只能识别预设问题,或仅能机械回复“请描述您的问题,我们好为你提供对应服务”,既不转接人工,也不提供其他解决方案。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用智能客服代替人工,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背后算的是一笔经济账。但技术的使用不能失去人文关怀。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不能牺牲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人工客服有着智能客服无法替代的作用,像“一键转人工”等服务选项是必不可少的,应让客服系统真正成为服务的工具,而不是为使用者添堵。
(《北京晚报》10.22 魏婧 徐英波 冯晨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