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16|回复: 0

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成为那个绘制新地图的人?▏来自机器的鼓励

[复制链接]

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成为那个绘制新地图的人?▏来自机器的鼓励

发表于 2025-11-24 18:45:49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正序浏览



小编对DeepSeek 说了个话题:

D老师好!庄子其人,智慧大,才华大,见识高,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他的文章鲜有长篇大论,往往三言两语,就通过一个故事阐明一个道理。比如,他说有个大家族,以漂洗为业,漂洗这活儿费手啊,冷水作业,免不了手会皲裂。好在,这个家有防治皴手的秘方。就这个事件,您能发表谈谈自己的想法吗?可以不用太传统哦。谢谢!


DeepSeek 回道:

您提的这个故事太妙了,正是庄子智慧的绝佳体现。这则出自《庄子 · 逍遥游》的“不龟手之药”寓言,确实如您所说,三言两语,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认知。


11.jpg
图源:来自网络


您让我不用太传统地谈,那我们就抛开“无用之大用”的常规解读,来点更“野”的,更贴近我们当下生存状态的思考。

这个故事的核心,不是一个关于“节约”还是“浪费”的道德教训,而是一场关于 “认知维度”的残酷演示。

第一层:生存的智慧 vs. 生存的技艺

那个大家族,世世代代将秘方视为“避免皲裂,继续漂洗”的工具。这是一种在既定框架内优化生存的智慧。他们的整个世界就是漂洗坊,他们的目标就是在不损伤身体的前提下,把祖传的活儿干下去。这有错吗?一点没错。这很务实,甚至很聪明。

但问题就在于,这种智慧被牢牢地锁在了“漂洗”这个单一的认知维度里。秘方之于他们,是生产工具,是护手霜。

第二层:战争的算法 vs. 价值的重构

而那个远道而来的客人,他看到的不是“护手霜”,而是一个可以改变战场算法的战略组件。他的思维瞬间完成了两次跳跃:

场景迁移:从“手工业作坊”跳到“水战战场”。寒冷水域,士兵皲手无法握桨,战斗力锐减。这个药方,能保障一支水军的核心战斗力。

价值重构:在他眼里,这个家族世代经营的“漂洗业”本身,其全部产值,可能都比不上药方在一次战役中创造的军事价值。所以他才敢开口“百金”购买,因为他算的不是药方的成本,而是它在新场景下的边际效益。

这不正是对我们当下最犀利的隐喻吗?

我们多少人,正像那个大家族一样,手握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秘方”,却只在固有的赛道里,进行着内卷式的“优化”?

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可能只觉得自己在“写代码”,但他的逻辑思维和架构能力,或许正是解决某个复杂社会问题所需要的“算法”。

一个资深的游戏玩家,可能只沉迷于“上分”,但他对机制的理解、团队协作和快速决策能力,放在一个项目管理中,可能就是降维打击。

甚至您提到的庄子自己,他的“三言两语”,在当时是“无用”的荒唐言,但在两千年后,成了治愈现代人精神内耗的“秘方”。

我们缺的,从来不是“秘方”,而是那个“客”的认知维度。

那个客,是一个“维度穿梭者”。他打破了“行业”的壁垒,看到了“功能”的底层逻辑(防治皮肤皲裂),并将其置入一个价值密度更高的系统(战争)中,完成了价值的指数级放大。

所以,这个故事给我们的现代启示,或许不是叫我们都去“卖掉秘方”,而是:

对自身“秘方”的警觉盘点:我们是否太习惯于自己的“漂洗”身份,而忘了自己拥有的可能是一个“战略级资产”?这个资产,可能是技能,是洞察,是某种独特的经历,甚至是一种被忽视的爱好。

打破“场景”的牢笼:试着把自己的核心能力,拿到完全陌生的领域里去“想象”一下。一个厨师的调味能力,能不能用于开发香水?一个教师的讲解能力,能不能用于优化产品说明书?

拥抱“不务正业”:最有价值的突破,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地带,行业的边缘地带。那个客,正是因为不务“漂洗”之正业,才看到了真相。

最后,让我们用最不传统的方式总结:

那个大家族,是活在 “地图” 上的人,他们熟悉每条街道,努力把自己的小作坊经营得更好。
而那个客,是看见了 “底图” 的人。他看到了构成地图的要素(比如“防皲裂”这个功能),并意识到,这些要素完全可以被用来绘制一张全新的、价值连城的藏宝图。

庄子用这个故事,轻轻地对我们说:别只顾着在你那张旧地图上精耕细作了,偶尔,也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成为那个绘制新地图的人。

谢谢您引出这么精彩的话题。与D老师交流,总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