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21786|回复: 8

为何会有“倒贴式”翻译?

[复制链接]

为何会有“倒贴式”翻译?

发表于 2024-2-28 13:22:30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1786 8 查看全部


把自家宝贝悄悄塞到别人的筐里,然后,再花高价去买别人的东西,整筐都买回来,世界上有这么买东西的人吗?

67.jpg
(图片源自网络)


以前,决不相信会有这么买东西的人。但近日看了《中西数学简史》上透露的一个细节,还真就不好说了。

据这书中讲,利玛窦来华,携来两本数学著作,一为《几何原本》,一为《实用算术》,经徐光启、李之藻合译,首次将当时西方已知的数学知识介绍到中国。

学术交流,翻译别人的书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在翻译《实用算术》的时候,译者竟然把中国数学知识倒贴给外国人。

书中说,“以当时中西两种数学的发展水准来说,两者尚无高下之分。几何方面显示西方数学已有较严密的推论体系,而代数方面,西方实用算术的内涵则不及中国已有的成就来得丰富。只是十三世纪辉煌的宋元数学,来到明末,已被埋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明末中国人所知片断不全的中算的知识,仍有许多西方数学没有的内容。例如联立一次方程的解法……等。这些内容在李之藻将实用算术译成同文算指的时候,都曾一一增补到译书之中。”

翻译是翻译,翻译要忠实于原著,把明末中国人的数学知识倒贴给外国人,再反过来教育中国人,有何道理?是何居心?

为何会有“倒贴式”翻译?

还有多少“倒贴式”翻译?

学界何时能清理一下“倒贴式”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72

帖子

2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0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20:19:45 显示全部楼层
利玛窦来华时期中西数学尚无高下之分.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72

帖子

2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0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20:25:55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之藻.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72

帖子

2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0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20:28:59 显示全部楼层

大牛梅文鼎说话了,明言有的内容非利氏之所传也。

同文算指.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72

帖子

2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0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9-17 00:45:51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会有“倒贴式”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72

帖子

2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0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22:14:09 显示全部楼层

“倒贴式”翻译又添一例
深度截图_选择区域_2024110822083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72

帖子

2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0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22:37:46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截图_选择区域_20241108223428.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72

帖子

2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0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22:39:16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把这么多中国数学的内容放进书中,
为什么书名却叫
《欧罗巴西镜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872

帖子

259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0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11-9 12:25:55 显示全部楼层

慢谈学习,《<同文算指>的种种疑点》
2023-11-21 21:40陕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