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2108|回复: 0

华阳夫人:谢谢你爱我,但我老了怎么办?

[复制链接]

华阳夫人:谢谢你爱我,但我老了怎么办?

发表于 2025-3-25 19:02:03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108 0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王小卿 于 2025-3-25 19:21 编辑




说华阳夫人,可能知道的人不多。说她是芈月的孙媳妇,因为《芈月传》的热播,大家可能会展开丰富联想。

华阳夫人的光辉事迹,出自历史大牛司马迁的《史记 · 吕不韦列传》。

明摆着,华阳夫人的存在是以吕不韦的存在为依托的。

但与别的衬托型人物不同,在《史记 · 吕不韦列传》中,华阳夫人与吕不韦之间是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吕不韦,或许就没有华阳夫人后来的王后和华阳太后。如果没有华阳夫人,可能也没有后来的吕不韦权倾天下,封侯拜相。

仔细分析,这两个人的因果关系又不能等量齐观。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吕不韦,华阳夫人依然可能成为王后乃至太后。

但是如果没有华阳夫人,吕不韦可能永远是一个有钱的商人,想封侯拜相,连门儿,都没有。

24.jpg


人是经济动物,什么时候都一样。但虽然人离不开钱,可对有钱人的认识却又大不一样。

在吕不韦生活的那个时代,商人尽管有钱,但社会排名并不靠前,不仅不靠前,而且相当靠后,那时的职业排序是“士、农、工、商”。

吕不韦从事的职业,恰恰排在最后。

但吕不韦不甘心,他要突破阶层,逆袭上位,成为人上人。

只要有心,总能找到机会。

吕不韦发现了一桩好买卖 —— 搞定秦国派到赵国做人质的、秦昭王的孙子子楚,万事可以大吉。


那时候的秦国,已经相当厉害,攻城略地的事几乎天天发生。

当然了,强者的面纱有时候也相当温柔。比如对赵国,秦国就是一边打击,一边安抚,手段之一是派王孙子楚去当人质。

虽然秦国很会玩花样,但挨了打还不兴人家哭一下吗?所以赵国人对子楚的脸色嘛,也就差劲的很了。

子楚的兄弟很多,多达20多个,妈妈又不是宠姬,所以没多少人关心他在赵国过的怎么样。这个名义上的大国王孙,日子相当地捉襟见肘。

司马迁告诉我们,吕不韦觉得此时的子楚挺可怜的,就想帮他一把。

但从事件的逻辑发展来看,吕不韦不是可怜子楚,而是觉得他有利用价值,所以才果断出手。所谓“奇货可居”就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史记 · 吕不韦列传》中的原文是:子楚,秦诸庶孽孙,质於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
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

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意是,吕不韦对子楚说,哥们儿,我能帮你光大门户。

子楚虽然落魄,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大国王孙,对这个口出狂言的商人漫不经心地笑道,我看哪,你还是先光大光大自家的门户吧。

吕不韦道,嘻!讲真,我可以让你登上秦王宝座!

然后,吕不韦说,如此,如此……

结果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吕不韦出资包装子楚,打通子楚的父亲、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关节,将其立为太子,然后使其登基为王。

吕不韦得到的回报是,封十万户侯,掌管秦国行政大权。

在这个长长的人事链条中,起到关键性支撑作用的,是安国君的夫人华阳夫人。

27.jpg


人生学问大体就是两门,一门数学,用来算帐。一门语文,用来表达。

作为商人,吕不韦天生会算帐。

作为大商人,吕不韦特别会表达。

包装子楚时,吕不韦是给钱,让子楚自己去建立关系网。子楚虽然不得势,但作为公子王孙,可能别的不会,花钱周旋是最在行的。所以吕不韦只用给钱,别的不必操心。

打通关节时,则是带着新奇珍贵玩物亲自出马。

吕不韦知道,给女人直接送钱不行,要送好玩的,新奇的,一拿出来就能亮瞎眼的。

好东西嘛,只要有钱,什么新奇宝贝都能搞得到,但一介商人怎能见到尊贵的华阳夫人呢?

距离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桥梁。

再大的人物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谁都有个三亲六故,华阳夫人也不例外。

吕不韦拐弯抹角找到华阳夫人的姐姐。

和华阳夫人的姐姐见面了,搭上话之后直接说,请你帮忙引见一下华阳夫人吗?当然不能。吕不韦非常巧妙地说,这些都是献给华阳夫人的,等华姐姐心情大好的时候,建议给她泼一盆冷水,挫折一下她的优越感。

高位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太大,只有消除这些不安全不稳定隐患,才能永葆富贵。

人中之精的华家人哪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呢?只是日夜筹划尚无良策而已。所以吕不韦的话,还真比歌功颂德入耳。

26.jpg


华家的靠山是华阳夫人,华阳夫人的靠山是安国君。

对华阳夫人来说,安国君是她的唯一。而对安国君来说,华阳夫人则是之一。

怎样牢牢把握恩宠的主动权?当然是儿子上位。

年老色衰,老公就不爱了。但这不要紧,只要儿子上位,老妈的日子依然风调雨顺。

但华阳夫人的软肋恰恰是没有儿子。

和华姐姐说着说着,就扯到公子子楚身上。

辞行时,吕不韦说,我就是给华阳夫人送儿子来啦!



吕不韦说,作为安国君的正夫人,安国君的20多个儿子,哪个不是夫人法统上的儿子,又有哪个不想做夫人的儿子呢?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儿子,而是过继谁当自己儿子的问题。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吕不韦又说,当然了,首要的是这个儿子的品行要足够好。比如子楚吧,知道自己福分浅,成天想念太子和夫人,提起太子和夫人,常常痛哭流涕,恨不得拿自己的命来换太子和夫人的健康长寿呢。

听起来不错哦,没什么野心,有朴素的阶级情感,安排见个面吧。

先期打了成长素,又没表现出什么大毛病,反正要立接班人,立谁都是立,何不立一个死心塌忠于自己的人呢?

于是,一次温存之后,华阳夫人哭了。她对安国君说,不知道哪辈子烧了高香,我能得到太子的宠爱。遗憾的是,虽然我俩心心相印,却没有爱情的结晶。我想把子楚过继给自己,好让我老了之后有个依靠。你说行吗,亲爱的?

安国君道,这有什么不行的呢?刻个玉符,你总该放心了吧?

这段海誓山盟的爱,可不是瞎编的哦。司马迁的原话是:“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适嗣,以讬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

安国君的心里,从此有了子楚。

安国君和夫人给子楚赠送了好多好东西,子楚虽然还在赵国当人质,但再不是那个寄人篱下,穷困潦倒的子楚了。

华阳夫人继续敲边鼓,请吕不韦当了子楚的老师。

28.jpg


后面的事,都是顺利成章的。

秦昭王去世之后,安国君顺理成章上位。

安国君上位之后,华阳夫人顺理成章成为王后,子楚顺理成章成为太子。

但安国君的命不长,上位仅仅一年,就驾崩了。

子楚顺理成章上位,历史上称为秦庄襄王。

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人算天助,一气呵成。

但看起来的顺理成章,每一个章节,都是吕不韦构思,华阳夫人填词。

华阳夫人写这段历史,也没烧太多脑细胞,仅只每一步都顺应人性,接受别人帮助,然后再帮助别人而已。

读史卿曰:吕不韦是大师,华阳夫人是音符。吕不韦的手段,是调动人性。华阳夫人的聪明,是顺应人性。不拒绝好意,争取自己的好处,实现双赢。


图源:来自网络(电视剧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