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1327|回复: 0

如何拯救“低头族”爸妈?

[复制链接]

如何拯救“低头族”爸妈?

发表于 2025-4-3 18:23:01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1327 0 查看全部
原题:长辈沉溺网络成家庭痛点
              如何拯救“低头族”爸妈?

  一天刷10个小时手机

  母亲视力受损

  凌晨三时起夜,发现我爸还在刷短视频,房间黑着灯,手机里传来“当啷”一声响:“警惕,这六种被甲醛泡过的食物,大家不要再吃了!”

  这几年父母越发沉迷短视频,不分昼夜。如此频繁的熬夜,我妈开始有了头疼的症状。最严重的一次,刷到眼前一片漆黑,无法视物,她却始终不觉得是过度用手机造成这些不良身体反应。

深度截图_选择区域_20250403182156.png
(图片源自网络)

  我觉得可怜又可气。可怜父母这辈人辛苦了大半辈子,也没什么像样的娱乐活动。气他们补偿性地娱乐,不节制,不爱惜身体。其实我宁愿他们去跳广场舞,起码能锻炼身体。

  但每次一讨论到这个话题,爸妈又据理力争,说自己啥也不会,出去晃悠没意思,在家干坐着也没意思,趁着自己还没老年痴呆,赶紧多看看手机。

  然而我发现,某些短视频不仅毒害身体,还荼毒三观。我妈对土味鸡汤十分上头,时常买些三无产品。我爸的短视频里充斥着各种“危机”:世界形势危机、食品安全危机……

  纸媒时代给父母一辈人的固有印象就是:出现在公共媒体上的内容一定是权威的。所以对于短视频内容他们也是毫不设防地信赖。而某些自媒体人,为了流量断章取义,扭曲事实,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为此,我除了多些关心和陪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希望他们快乐,同时也希望他们身心健康。

  |网友讨论|

  @chykaren:我妈沉迷于快手上的那些喊姐姐的视频,能给她提供情绪价值的。我怕她被骗,又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说这个事,这几天搞得我睡觉都睡不好。

  @向日葵:我爸字画入迷,天天快递一大堆。说了很多次,都说再也不买了,等着变现。到现在,变现一个没变,买还在不停地买,天天看直播听人家说会增值,有没有平台可以管管呀。

  @白开水:其实老人和我们一样孤独,我们又何尝不是用刷手机来填充孤独感?除了工作,一有空闲都要看手机刷手机。手机带给我们很多方便,但是确实也害了我们。

  @葫芦里不卖药: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处理”。硬碰硬肯定不行,老人们识别真伪、好坏能力本来就弱,得让她信任的人去说服。没有大的资金不用吵闹,伤感情

  @咕咕:给她抖音设置一下内容偏好就好了,给她疯狂推科普,电视剧解读什么的,把她现在看的分类强度都调到最低。

  |专家观点|

  林怡(绍兴市柯桥区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老年群体的网络依赖背后,往往是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退休后的社交缺失、价值感落差,以及对抗衰老的无力感。短视频的即时反馈、虚拟互动恰好提供了存在感与归属感,而算法推送的“信息茧房”又加剧了沉迷。

  硬性禁止可能激发逆反心理,戒断的核心是要帮助老人重建线下生活的意义感。例如,可以为老人报名社区老年大学、广场舞、线下读书会,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孙辈教学手工、共同做饭,用真实互动替代虚拟满足。

  借助工具与技术辅助同样必要。可将父母手机手机设置为“老年模式”,关闭自动播放和推送通知,或安装屏幕使用管理APP(如“数字健康”类),设定每日使用限额。也可以建议老人将部分娱乐替换为音频内容,如听戏曲、有声书,减少视觉疲劳同时允许身体活动。

  戒断网络依赖并非一朝一夕,关键在于帮助父母重建生活的意义感。这不仅关乎健康,更是一场关于爱与联结的温柔治愈。
  
  来源:浙江老年报 (4.1 @小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