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碰受伤后,正确的伤口护理可预防感染、减少疤痕形成,促进康复。
止血 伤口出血时,首先要止血。小伤口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直接按压,一般数分钟后出血会停止。若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在按压止血的同时应尽快就医。止血后,需用流动清水轻轻冲洗伤口周围的皮肤,去除污垢与细菌,但要避免水流直接冲击伤口,防止加重损伤。冲洗干净后,用碘伏等消毒液由内向外对伤口消毒,可杀灭细菌、预防感染。
包扎 对于较小较浅的伤口,消毒后可让其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愈合,这样利于结痂形成与伤口恢复。但若是易摩擦部位或较大较深的伤口,则需包扎。选择透气性好的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包扎时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每天至少检查一次伤口,若纱布被渗液浸透或变脏,要及时更换。
护理 可使用具有保湿和促进愈合作用的药膏,如凡士林等。涂抹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新生组织。同时要注意避免伤口过早结痂,因痂下愈合易导致疤痕增生。
若出现伤口疼痛加剧、渗液增多、发热等异常情况,可能是感染的征兆,需及时就医。
(作者: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毕文静)
来源:大河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