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87|回复: 0

超硬核!6旬农民大叔“手搓”潜水艇

[复制链接]

超硬核!6旬农民大叔“手搓”潜水艇

发表于 2025-7-17 18:52:11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王小卿 于 2025-7-17 18:54 编辑


近日,安徽马鞍山市


一艘“大黑鱼”号潜水艇试航成功


这艘潜水艇重达5吨多


下潜深度可达8米


更让众多网友惊叹的是


这艘潜水艇是由


一位六旬农民大叔“手搓”的


它到底是如何造出来的?一起来看


01

曾当过木工、跑过船运

六旬农民大叔“手搓”潜水艇


这位农民大叔张胜武,是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张渡村的村民。他自幼痴迷发明创造,平时就爱搞点小发明,当过木工、焊工,也在外跑过船运。20多年前,张胜武回到家乡建起一座砂土码头,每日守着码头,看货船来来往往。


△张胜武自制的连弩


“守码头这些年,眼里看的、手里摸的全是船,但心里总觉得缺点啥。”2014年,张胜武在一档电视节目里,看到有人造出潜水艇,一下获得了灵感。“常年在水边转,见过铁船、木船,就是没见过能钻到水里的船。我就想,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


然而,这个想法马上被妻子否决了,“费钱,有风险,做出来也没什么用”。家里人的不支持没能浇灭张胜武的潜水艇梦,他开始在脑子里构思潜水艇的结构。“本身我就是做木工的,对结构这方面比较熟悉,我也在船上工作过,了解船的推进方式。想好需要多少材料,就知道用多少时间了。”张胜武说。


脑子里构思好图纸,张胜武花5000元买了钢板、电瓶和发动机等材料,开始了造艇工作。他把码头作为基地,抽空就造艇,经过大半年努力,第一艘潜艇建造完工。这艘潜艇长6米、高1.2米、重2吨,下水试航时,攥着操纵杆的张胜武手心全是汗,“像做梦一样,既怕漏水,又盼着能再深点。”这艘潜艇让张胜武取得了实用新型国家专利,美中不足的是,下潜后存在漏水问题。


33.jpg

△张胜武的“第一代”潜艇


这艘潜艇开启了张胜武的发明之路,2016年,他又研发出水面艇,再次揽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我感觉脑子里就没闲下来过,一直琢磨着样式,想好了就鼓捣。像这艘艇,它的特点是在行进中浪花很小。”



02

新潜艇重达5吨、可下潜8米

他想造出“更大的潜水艇”


张胜武并未止步于此,他投入4万多元,再次打造第二艘“升级版”潜艇。新潜艇长度增加到7米,高度提升至1.8米,驾驶舱内部可容纳2人。



张胜武介绍,为了增加稳定性,他在艇身底部浇筑了约2吨混凝土,前后各设计了两个压载水舱。“两个压水舱,压水下潜,排水上浮。混凝土是配重,它能保证潜艇的稳定。”


为了提升整体密封性,张胜武把所有焊接点都焊牢,并将进出口做成圆形。“我都是买硅胶封好,再用玻璃胶粘上,这样就密封起来了。”



新潜艇自重达5吨,排水量约7吨,下潜深度达8米,最低航速可达4海里/小时。张胜武对这艘新潜艇很满意,“我这推进方式蛮适合潜水艇的,一个小电瓶带一个电动马达能把这么大一个艇推在水里面。而且下潜半小时一滴水不漏,还能倒着开。”



十余年造潜艇的经历,带给张胜武更多的是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看着潜艇慢慢“变大”,技术逐步成熟,张胜武总会憧憬一艘更大、功能更齐全的潜艇。“只有真的尝试了,实现了,才能知道自己可以收获什么。”


谈及未来,张胜武计划造出更大的潜水艇,他也希望借此增强孩子们的国防意识,让创新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一腔热爱,敢想敢干


为张胜武点赞!


来源:央视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