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明仙
那捧从河里来的河泥,装在公公那只掉了块瓷的旧搪瓷盆里,盆沿还挂着几缕水草,带着河底湿润的凉气,被公公稳稳地端进了阳台。我迎上去,只见他弯腰把盆放在阳台角落的花槽边。
我想起,前几天随口提了句阳台的月季总蔫头耷脑,花瓣也没精神,没想到公公竟记在了心里。
公公蹲在阳台的花槽边,跟我一起看着那盆河泥,像对着件宝贝:“我种了几十年庄稼,就信这河泥,透气还肥,根长得壮,开的花也精神。”他指尖在泥里拨了拨,挑出一小块碎贝壳,“你看,这泥里掺着这些,不板结,正好养月季。”
当天下午,我就按照公公说的,把河泥摊在阳台的水泥台面上晾了小半天,等它稍微收了点水分,再拌上半盆细沙土,小心翼翼地填进月季花盆里。换盆时才发现,之前的盆土板结得厉害,根系都蜷在一块。我把月季的老根修剪了些,埋进混着河泥的新土里,浇透了水。
那些日子,那盆月季像是被唤醒了似的。没几天,枝桠上就冒出了嫩红的芽尖,叶片也一天天舒展,变得油亮翠绿。又过了半个月,花苞竟也鼓了起来,一个个裹得紧紧的,像是攒着劲儿要开花。
有天傍晚,公公径直走到阳台的花槽边,盯着月季看了好一会儿,嘴角忍不住往上翘:“你看,我说这泥管用吧。再等几天,准能开得艳。”
又过了一周,月季终于开了。第一朵是浅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在阳光下透着光,连阳台里都飘着淡淡的花香。我掐了最艳的两朵,用清水养在小玻璃杯里,给公公送了过去。
他正坐在阳台里编竹篮,看见花,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放下竹条,把杯子放在阳台的矮桌上,凑过去看了又看,笑着说:“这花养得好,比我以前种的那些都旺。”
风从阳台的纱门吹进来,带着花香,也带着河泥的清润气息,我忽然明白,公公送来的哪里是一捧河泥,那是他八十岁光阴里藏着的心意,是老一辈人最朴素、最动人的疼惜。
来源 :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