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1525|回复: 0

杭州最近的“流量担当”是她

[复制链接]

杭州最近的“流量担当”是她

发表于 2024-5-19 19:08:13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1525 0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鲁之深 于 2024-5-19 19:09 编辑


最近,杭州西湖边一位交警火了。


单是一条展示她日常工作状态的短视频,仅仅20秒,就有上亿播放量、百万点赞。



为什么火的是这位26岁的女交警?全靠他们说的“颜值”?但,仅凭“颜值”去认识一位女性、一种职业,是不是有些偏颇?

她面对镜头大方利落,好像还蛮从容的。镜头之外的她什么样子呢?“泼天流量”带来的欣赏与质疑,会影响到她的工作和心态吗?


在执勤现场,软糯的语气,不会消解当事人的执行度和配合度?


还有,怎么又是杭州交警?杭州这地儿是有孵化“网红交警”的土壤吗?


不知道喊着“突然有点急事要去杭州一趟”的网友走没走,带着许多好奇,央视新闻小编出发了。


01

温柔就是力量


记录李语蔚工作的第一夜,下着中小雨。


见到她时,她正护一位女士去近旁的车里落座,一位男士帮着撑伞。女子违规横穿马路时被撞,撑伞的,是撞她的车主。


女子身上不少泥水,没有多说话。



后来才得知,就在几分钟前,她还坐在地上不肯起来,一边崩溃大哭,一边向李语蔚“告状”自己被撞了。怕情绪激动带来的剧烈动作

造成二次伤害,第一时间,李语蔚没去判定谁是谁非,而是慢慢靠近女子,想去安抚。


一开始对方反应强烈,拒绝任何肢体接触,李语蔚试探地握上女子右手,觉察到对方不再抗拒,才轻揽住,“是女孩子的话,发生这种事情我大多数都会这样处理的,将心比心,我发生事故的时候,也想有一个有温度的依靠”,“她应该是感受到了我的体温吧”,女子冷静了下来,靠在她怀里,不再失控呻吟。


次日早,依旧小雨。


赶到事故现场,依旧慢李语蔚和她的“小马”一步。


她管自己巡逻驾驶的警用摩托叫“小马”。在四时拥堵的西湖景区路段,摩托车是疏导交通更为高效的选择。所以,杭州交警在2017年打造了一支灵活性更高的TPTU队伍,(TPTU,指交警机动部队,是Traffic Police Tactical Unit的英文简称),目前队员2000余名。作为其中一员,李语蔚骑行服上四个亮眼的字母,就是这个意思。



骑电动车的老伯超车时,与载着家人出游的车主发生轻微剐蹭,两方争执不下。


调看监控视频,厘清原委和诉求之后,李语蔚把老伯带到一边开导,在老伯重复“我没有碰到他,碰到他我马上死掉”时,李语蔚会用眼神呵止,会轻拍安抚,会提高音量打断他,“你今天是不是比较幸运没有摔倒,要是真的撞上,你七十岁的老人怎么办呢?”,“哎呀,我想到急都急死了”。她关心老人有没有受伤,也会替车主伸张,“爷爷,你刚才是不是对人家喉咙响了”?老人带刺的嗓门,渐渐缓和了下来。


十来分钟后,在李语蔚的劝导下,两方同意和解,她拉着老伯和车主的手搭在一起,说着“和气生财”,大家握手言和。车主一家出游的心情还在,老伯回家也没有耽搁太久。



这起事故还有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双方争执不下,交警劝和无效,依规依法进行事故定责,开具事故单,拖车,所有人悻悻而归。在路上,萍水相逢的人有据理力争的,有“无理也力争”的,有跳出“理”只想讲“情”的。作为一名交警,要协调好“情、理、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落到工作细节处,所费心血无需赘述。


初入职场时,新手李语蔚还不能很好把握节奏和技巧,她常常在冷面处理之后,生出愧疚,“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其实这样做并没有令他们得到一个‘我赢了’或舒服的感觉,没有真正为他们办实事,解决他们的困扰”。


她可以强硬,她也不怕对方强硬,可以喊同事过来协助“继续刚”,但是她选择设身处地,“换作是我,我出行最在意的是什么”。工作这件事,在她,就是守护自己爱的城,关心城里具体的人。她所想,萍水相逢的人,就算意外相碰,也有一个不算太糟的故事结局。


追问一句,“为什么网上镜头里的你,都是元气满满的样子啊?”


一天之内,协助处理了六起类似事故的她说,“因为大家看到的是我在路面站岗指挥交通的样子,看不到我这样的工作状态啊。”


02

“不是拍我,

是来拍这身警服的”


就像一切成长的轨迹,在为成就她的今日埋伏笔。


打小在西湖边长大,小时上学的必经之路,现在是巡逻的必经之路,她熟悉这里的长堤与路口,知道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为救护车开道。

还好,小时最爱往外婆家跑,乡音还在,有时处理事故纠纷,蹦出一两句杭州话,上一秒还在气鼓鼓的老伯,下一秒就因为找到“亲人”眉头展开了。


“凶起来也不令人讨厌”,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她讲起话来极具亲和力,擅长沟通、倾听,这会儿调解争执,哄好走丢爆哭的小朋友,她最拿手。


入职三年,辅警李语蔚还在“野蛮生长”,现在作为杭州交警景区大队TPTU的一员,她具备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


驾驶大排量摩托、灵活引用交通法规、熟练掌握交通指挥手势、干净利落疏导交通、及时稳妥处理事故、适时进行道路安全教育、为伤患拼抢黄金救援时间、不厌其烦地帮扶行人,等等。



追拍了李语蔚两个多月的短视频博主说,刚开始确实是冲着颜值来的,拍着拍着,成了她的“业务能力粉”。他基于“大数据”发现,比起那些单一“怼脸”的,呈现李语蔚工作细节的短视频更有流量。


别人来拍李语蔚,她笑笑,“不是拍我,是来拍这身警服的”,就算被夸好看,她说那也是警服衬的。


在李语蔚那里,“颜值”有一个宽泛的定义。她认为交警的“颜值”,不单在五官,也在代表一座城和一支队伍所展现的“精气神”,所表现的专业素养。站得笔挺在马路上,是美,指挥手势做得张弛有力,也是美。她希望,接住这展示“杭州交警有多美”的流量,以实力和实干,在大家心里“长红”下去。



不过,过度的关注,还是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困扰。“终于逮到你了”,有驾驶员在她疏导交通时,拿出手机,探出头来拍她。两天前,在调解一起电瓶车与行人相撞事故时,“那个行人一开口就说‘我是你的粉丝’,这让我很为难”。尽管“为难”,李语蔚还是如常处置,没有偏袒,因为不想让无责的电瓶车主遭受不公正的对待。


她会担心,受责的行人在网上“报复”,又因为电瓶车主的一句“幸好有你们交警”而心安下来。


03

“网红交警”破圈密码


不难发现,这已不是杭州交警第一次出圈。一方水土养一方“警”,他们为何更容易进入公众视野?


若有值得借鉴的路径可依,那便是:天时+地利+人和+实力+雄心=破圈密码。


G20杭州峰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事的圆满举办,令杭州一次次为世瞩目,收获如潮好评。作为交通安保工作的主力,杭州交警在事无巨细的考验中不断得到历练和锻造。



从地利来说,一方面,杭州尤其是西湖本就属“顶流景区”,单是在今年5月2日接待游客93.72万人次,创近十年来新高。游人如织,这也让力保出行安全的交警,容易进入游客镜头。另一方面,在这座“数字之城”“互联网之都”,各类热衷捕捉热点制造流量的传媒公司、街拍团队、自媒体博主遍布,近旁的“美景美警”不正是鲜活素材?


在杭州,交警还有一个当地人给的爱称,叫“娘舅”。“娘舅”,就是能替自己主持公道又充满人情智慧的靠山。李语蔚分享过一个细节,很多次,当她在事故现场劝导时,即便当事人正争执自己无责,若遇车疾驰而过,对方也会立即伸手去护她的安危。这是“警”与“民”的双向奔赴瞬间。



随着社会审美愈加开放、包容、多元,打破交警严肃形象的“反差萌”,容易入眼入景,成为话题热点。“好看的皮囊”之下,还有稳定的内核:用实力说话。去年亚运会期间,“7万人全部离场仅用时40分钟”“3万多赛事车辆100%准点到达”,这是为赛事保驾护航的杭州交警带给外宾的一些“小小震撼”。“网红”是有保质期的,但是一支用实力说话的队伍永远不会过气。


初到杭州的游客,很容易因为一项名为“优驾容错”的举措而被这个城市暖到。不是冲着处罚来的,杭州交警的温度是“多劝多纠”“少罚慎罚”,我们在此看到一种执法方式,像西湖的水,以柔克刚。光是保障路面畅通还不够,还要有令工作细节成为提升城市好感度的追求,从自己卷起,“风景圈粉,交警也要圈粉”,这是他们的抱负。


当你再刷起短视频,目光为一名“网红交警”而逗留,其实,那是一座城市向你递来的一张清丽名片。


写 在 最 后



听到李语蔚说这个职业教会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自爱”时,还是有些诧异的。


就像老师见过最优秀的学生,交警见过最后悔的驾驶员,她解释,如果你懂得真正爱自己,懂得爱自己就是爱家人、尊重他人的生命,你就不会为了几秒去闯一个红灯,为了捷径而冒险逆行。


尽管是在交通治理已有美誉度的城市,一念之间带来的生死离合,依旧成为了一位交警“生命无法承受的重”。


来源:央视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