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30546|回复: 0

研究“换导师”的论文,导师会怎么看

[复制链接]

研究“换导师”的论文,导师会怎么看

发表于 2023-9-26 18:30:50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30546 0 查看全部



最近,一名博主在社交网络平台分享的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获得过万点赞,引发热议。从中国知网查询可知,这篇名为《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的论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相关专业2014级的学生。该论文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于2017年完成。


可见,一方面该论文提出的问题确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否则也不会引发众多网友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这篇诞生于多年前的论文所描述的现象至今仍然存在,理应得到重视。


对于大学生,尤其是一位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年轻人而言,导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因导师掌握着毕业论文的“生杀大权”,一旦导生关系陷入困境,大多数同学除了换导师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多选择——这正是许多网友感同身受的原因所在。


在上述论文中,作者在反思“换导师事件”时指出了当前高校导生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存在导师准入制度固化封闭、导生匹配制度僵化单一、教育性和学术性淡化、导师评价主体单一、导师评价过程和方法缺乏系统性、导生主体责任意识不足等。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点,对导师的约束力还不够。


不过,对这个问题,导师们又会怎么看?


上述论文中提到,作者的导师曾表示,“我不关心你毕业以后当什么老师,现在我们先把开题这个事解决了”。显然,该导师将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看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如此一来,导师和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人们有理由批评部分导师的不负责任和敷衍了事,但或许导师们在心里也有话要说。要知道,当下一些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仍然是重科研、轻教学。项目的申请、职称的评定,尤其是青年教师的“非升即走”,都是悬在导师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导师一心只希望学生快些顺利完成论文的心态就不难理解了。


这么说,并不是想为一些导师辩护,而是想指出,或许“换导师”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为,更换人选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只是一种“豪赌”,可能下一位导师愿意为同学的毕业论文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也可能,情况并无改观。总之,把希望寄托在导师的兴趣和个性上,并不靠谱。更何况,“换导师”本身对双方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难事。


在《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文中,作者提炼梳理了五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分别为师徒关系、雇佣关系、导学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合作伙伴。显然,要真正形成“合作”,前提还是要双方的目标能够达成一致。因此,单纯地加强对导师的约束力只是权宜之计,当务之急是反思大学教师的考核标准,从制度层面上有效地激励广大导师,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热情满满地投入到对同学们毕业论文乃至日常学习的指导中去。


相信,绝大多数大学教师都有一颗教书育人的热忱之心。同学们在自己的悉心指导下学有所成、顺利毕业,更能为广大教师带来无可替代的成就感。只是,导师们也是凡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不可能不被一些现实因素困扰、约束。因此,一篇研究“换导师”的论文背后更值得研究的真问题或许是,整个社会如何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宽松、更自由的工作环境?



澎湃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