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1793|回复: 0

写作业拖延,莫忽视心理问题

[复制链接]

写作业拖延,莫忽视心理问题

发表于 2025-3-20 18:59:34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1793 0 查看全部




孩子写作业拖延并非是单纯的懒惰或缺乏自律,而是有很多因素。帮助孩子改变拖延习惯,提升学习动力,家长需要使巧劲。

原因1:畏难,逃避,习得性无助

策略:拆大变小,各个击破,树立自信

作业任务复杂、完成起来困难,会让孩子感到无力或焦虑。面对高难度的任务,孩子可能会通过拖延来逃避,不想陷入对失败的恐惧和自我怀疑之中,其实就是畏难情绪所导致的习得性无助。

对此,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作业拆分成小块,并设定短期、可实现的小目标,比如集中学习15分钟,休息5分钟,可有助于降低孩子的焦虑感,提升专注力。另外,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家长要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能仅仅关注作业是否按质按量完成。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树立积极自信的自我认知。

原因2:对家长过度指导的“隐形反击”

策略:放手,让孩子找回掌控感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当父母过度管制时,比如要求孩子必须先做哪项作业、后做哪项作业,哪道题必须按照哪套解题思路来解,不允许孩子发挥自己的思路,孩子可能会以写作业拖延作为一种“隐形反击”,来维护自己的独立性。

因此,家长要允许孩子自己作决定,让孩子自己选择如何完成作业,增强孩子的掌控感,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当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可以适时提供帮助,而不是过度监督和指导。

原因3:焦虑,故意制造“忙”的假象

策略:看重点滴进步,不过度看重结果

家长对孩子学业的高期望有时会让孩子背负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孩子无法满足这些期望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延长写作业的时间来故意制造一种在忙、在用功的假象,希望能从家长或老师的正向反馈里找到安全感。

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家长要看重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非单纯的分数等级。

原因4:缺乏时间统筹管理的技巧

策略:引导孩子学会合理规划时间

如果缺乏时间统筹管理的技巧,当孩子面对复杂的作业任务时,往往无法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从而产生拖延行为。

对此,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订合理的作业计划,逐步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提升他们的任务管理能力;还可以教孩子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或任务清单,帮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陈瑞婕)

(《保健时报》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