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359|回复: 0

三百万元积蓄投资“稳赚”黄金产品, 银行托管、保险承保竟是骗局

[复制链接]

三百万元积蓄投资“稳赚”黄金产品, 银行托管、保险承保竟是骗局

发表于 2025-9-14 22:46:10 阅读模式 正序浏览
359 0 查看全部





王阿姨(化名)在业务员的数次推荐下,将自己与老伴的300余万元积蓄投入一家公司(下称“A公司”),购买了他们宣传的“稳赚不赔”的黄金产品。几个月后,公司却人去楼空。所谓银行托管、保险承保,竟都是骗局。


投资看不见的“黄金产品”


王阿姨说,在签署合同前,业务员不但对她承诺:“您买的黄金我们都放在银行金库里,如果金价涨了您可以取走黄金实物,也可以按上涨后的市场价卖给我们公司;如果金价跌了,我们按您购买价回购。不论金价涨跌,您的利益都不会受损,而且我们公司还为您买的黄金购买了保险,万一有问题,保险公司会赔的。”


业务员还带王阿姨去看了摆满展示台的“黄金实物”,以及在某知名保险公司为黄金购买保险的合同。


于是王阿姨放心地签了购买数千克黄金的合同,又签了委托A公司保管黄金及可要求A公司回购黄金的合同,支付款项后安心回了家,就等着金价继续上涨盈利。然而,今年上半年,她听到一个令她胆战心惊的消息:那家公司人去楼空,老板不知所踪。


她怀着一线希望咨询律师:“他们说我买的黄金是放在银行金库的,能不能让银行给我?我买的黄金有保险,保险公司会不会赔我?”


未提前理清合同条款,无法讨回黄金


律师查阅王阿姨带来的合同和保险单,发现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仅限于“火灾、爆炸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只有在发生不可抗力导致黄金灭失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才承担赔付责任。而当前的情况是公司无法交付(本文暂不讨论该公司行为法律性质),并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至于银行,仅是出租金库空间存放黄金,并不对黄金的真实性或权属承担责任。由此,律师告诉王阿姨,她无法向银行或保险公司主张权利。


面对这样的困境,王阿姨才意识到,当初那些看似完美的承诺,原来处处都是漏洞。事实上,这桩投资,她不但没有事先咨询律师,甚至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女。


律师建议:

不贪心是最有效的护身符


王阿姨的遭遇并非个例。究其原因,是这类公司以“保本”“稳赚”等字眼迷惑老年人,使得银发群体对看似专业的机构产生信赖心理,而忽略了“投资”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需要专业知识、理性思维和风险控制的事情。


实践中,有些机构对交易环节的设计,连专业律师都深感咋舌——那些复杂的合同条款里隐藏的陷阱,那些多份法律文件(甚至是保险单和银行托管协议)中埋下的不利于投资者的条件,让整个交易表面上看似万无一失,实则暗藏需要细细梳理才能浮出水面的巨大风险。


律师建议,养老理财应以稳健为本,切忌盲目追逐高回报,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不贪心,是最有效的护身符。


本文由浙江省法学会银发经济法治研究会提供,作者系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韩


来源:浙江老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