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许南涛 
 10月29日,在温州瑞安曹村镇碗窑村,111岁詹昌成坐在修缮一新的老宅前,白衬衫洁净如雪,眼镜后的目光澄澈而从容。2024年2月,本报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独家报道:出生于1914年3月17日的他,是浙江长寿之冠。目前,詹昌成依然以悠然之姿荣居榜首。 
 当大多数老年人遵循清心寡欲的长寿准则时,詹昌成却独辟蹊径——菜必加糖,喜欢小酌,106岁还组局打牌。跨越两个世纪,他用独特的生活哲学,将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白衬衫与白糖:寻常中的讲究 
 初见詹昌成,他戴着眼镜,白衬衫内搭洁净白背心,显得格外干练清爽。 
 “我叫詹昌成,瑞安曹村镇碗窑村人。”他清晰地向来访者介绍自己。历经百年沧桑,见证时代变迁,如今的詹昌成四世同堂,儿孙绕膝。 
 在家人眼里,詹昌成是个特别“讲究”的人。二儿子詹应通笑着说:“他很爱干净,一天至少刷牙3次。”一年四季,白衬衫是他的标配。领口脏了,他会自己拿肥皂搓干净,一点不含糊。 
 对于饮食,詹昌成的“讲究”体现在对甜的执着上:无论是吃鱼、吃肉,还是炖豆腐,都要放够白糖;吃白米饭,也会撒点糖在上面;就连吃橘子罐头,都要再添点糖。 
 儿媳妇蔡阿绿打趣说:“早上还因为麦片甜度不够,发了点小脾气。”一个月家里要消耗三四斤白糖,但老人的身体状况依然良好。 
 竹篾与牌局:岁月的馈赠 
 贯穿詹昌成大半生的,是一门古老的手艺——竹篾制作。“我父亲一做就是50多年。”詹应通的话语中带着敬佩。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詹昌成用一双巧手,将青竹劈成篾条,编织成竹器,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还为他带来了珍贵的友谊。 
 来自平阳的支阿利、曹村的林初生,都是他篾匠圈里的挚交。尽管年龄相差近30岁,但对技艺的共同热爱让他们结下了深厚情谊。 
 詹昌成的生活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意趣。他喜欢在闲暇时打打小牌。106岁那年,他还和村里3位八九十岁的老人组成了一个“380岁”的麻将局,传为佳话。 
 淡看世事: 长寿的秘诀 
 作为浙江30年来首位男性长寿冠军,詹昌成的长寿秘诀令人好奇。儿子詹应通认为,秘诀在于一份豁达自在的心境。詹昌成一生“淡看世事,生活从简”,对物质所求甚少。正是这种不纠结、不挂碍的性子,让他守护了纯粹的内心世界。 
 詹昌成这份从容的人生态度,与碗窑村这片水土相得益彰。这里青山环绕,空气清新,村民饮用的是山泉与井水,食用的是自家种植的时令蔬菜。据统计,这个被誉为“长寿村”的村落里,现有90岁以上老人22位,其中百岁老人就有两位。 
 詹昌成的生活轨迹,恰如碗窑村的山水,简单而持久。他那悠然自得的生活节奏,那份对甜食的率真偏爱,还有那历经岁月沉淀的从容气度,都在诉说着一个朴素真理:长寿的秘诀,或许就藏在一粥一饭的日常里,藏在知足常乐的心境中,藏在这片滋养生命的青山绿水间。 
 (瑞安市融媒体中心对此文亦有贡献) 
 来源: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