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9|回复: 0

“秋冻”并非人人适宜, 这五类人群要当心

[复制链接]

“秋冻”并非人人适宜, 这五类人群要当心

发表于 2025-9-17 19:26:16 阅读模式 正序浏览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句谚语广为流传。中医认为,秋冻的核心是顺应秋季阳气收敛的规律,通过适度寒冷激发机体阳气,增强御寒能力,但盲目秋冻会导致寒邪内侵。从中医辨证的角度,以下几类人群尤其不适宜秋冻。

阳气亏虚证:阳气亏虚者,如虚寒体质女性、老年人、久病体虚者,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舌淡苔白。


秋冻会进一步耗伤体内阳气,导致寒邪直中脏腑。阳虚女性易因寒邪侵袭胞宫,出现痛经、月经衍期等;老年人阳气本已不足,寒邪会阻滞心脉,引发胸闷、心悸,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肺卫不固证:肺卫不固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肺气虚弱,皮毛屏障功能减退,易受外邪侵袭。


寒邪犯肺,导致肺气宣降失常,引发咳嗽、气喘、咳痰;寒邪刺激鼻黏膜,使肺卫更虚,出现鼻塞、流清涕等。


脾胃虚寒证:此证型常见于胃肠疾病患者。如胃溃疡、慢性胃炎、腹泻患者,则运化功能减弱,表现为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腹胀便溏。


寒邪侵袭中焦,使脾胃气机凝滞,导致胃肠痉挛,出现腹痛、呕吐。


寒湿痹阻证:此证型常见于骨关节病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


秋冻会使寒湿之邪深入关节,导致关节周围血管收缩,气血运行不畅,加重疼痛;湿邪黏滞,与寒邪相结,使关节滑膜炎症加剧。


气滞血瘀证:此证型常见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患者。表现为头晕、胸痛、肢体麻木、舌有瘀斑。


心脑血管病患者遇寒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诱发心梗、脑梗;寒邪会加重糖尿病患者肢体末端缺血,引发麻木、疼痛,甚至坏疽。



据《中国中医药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