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41|回复: 0

当《背影》成为我的家书

[复制链接]

当《背影》成为我的家书

发表于 2025-11-19 22:24:41 阅读模式 正序浏览





作者:徐淇昉



小时候读朱自清的《背影》,并无特别感触,只道是一篇平常的散文。文中没有华丽精湛,唯独对朱自清的父亲在月台买橘子的情节留有印象,也因此记住了书中的那个背影。


今天,我在老家的书柜里抽出一本《朱自清散文集》。翻到《背影》这一篇,细细品读,这短短四页间,蕴藏着深厚的父爱。尤为文中朱自清四次落泪的细节,读来令人动容。


第一次流泪是在文章开头,当朱自清回到家中,看到满院狼藉的景象,想起他的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第二次流泪是在朱自清他父亲买橘子的场景,我想这大概是每个读者都为之动容的部分。


第三次的流泪,是因为朱自清对他父亲的叮咛而落泪。他父亲将买来的橘子放在他的皮大衣上,虽然来回爬上月台很吃力,但却装作很轻松,一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简单的话语里,藏着父亲对儿子的无限深情。


第四次流泪是在文章结尾。朱自清与他父亲车站一别,已两年未见。当他父亲来信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时,他不禁潸然泪下,心里想着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背影》一文,不加修饰之语,却力透纸背。文中从他父亲火车站送行、买橘子这样一个看似寻常的情节入手,却写成了千古名篇。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文字,透露出朱自清的父亲对他的关爱与牵挂,和朱自清对他父亲的感恩与惦念。


今日重读《背影》,心中的感慨如潮水般涌来。当我读到“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时,突然哽咽的我终于明白:那些曾经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付出,是父亲他用一生的光阴默默堆砌父爱的长城,而当这道背影转过身去,便化作泰山文脉般的永恒守望。


我尊敬的父亲,您用沉默的背影,却为我筑起了最巍峨的山峦!


来源:浙江老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