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366|回复: 0

73岁“动物小说大王”勇闯直播间

[复制链接]

73岁“动物小说大王”勇闯直播间

发表于 2025-11-6 22:24:34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366 0 查看全部




33.jpg


文丨令山


10月24日,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在抖音直播间度过了他的73岁生日。


镜头前,他边给粉丝签售新书《路要靠自己走》,边派发小礼物——一枚“大王牌幸运喵”印章、一张“超级无敌可可爱爱软萌到爆视频闪卡”和一封影印版的亲笔信。


“幸运喵”是沈石溪花了三个月亲手设计绘制的,“模特”是他养的一只蓝白英短猫。一旁的中控介绍,闪卡一共6款,发货时将随机分配。正埋头签名的他“秒”搭腔:“是盲盒哈!”成群的弹幕飘来:“沈爷爷网速5G啊!”


这位写了45年、出版了上百部作品、影响了几代青少年的“动物小说大王”,一辈子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凭借上山下乡积累的生活体验与军旅生涯铸就的精神底色,他开启了国内 “动物小说” 的全新写作范式,即便到如今,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笔耕不辍。近一年多,他更是以七旬高龄“勇闯互联网”——短视频、直播样样“玩转”,网络流行语张口就来,“混入年轻人中”参加《奇思妙想喜羊羊》BGM创作“大赛”,话题一举登上抖音热搜……


在@沈石溪的抖音账号下,100多万粉丝前来“报到”。其中,有从小看他故事长大的中青年,也有十几岁的小读者。不同代际的读者们在评论区热烈讨论最喜欢“沈爷爷”的哪部作品,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聚会。


@沈石溪 抖音账号主页截图


生日这天的直播吸引了近770万人次观看,单册新书超过1.2万用户购买,其中有八成消费者是通过抖音短视频被“安利”后在直播间下单的新用户。短视频种草 + 直播间现场签售(to 签)的创新模式,不仅引发业内广泛借鉴,更借助平台流量与名家影响力的 “双加持”,成功推动图书市场实现 “再激活”。


而最令沈石溪欣慰的是,得益于技术变革和时代发展,他终于能实现与读者的零距离交流。如今的他以“直播间主理人”自居,签书之余,一定要留出时间与大小读者们“唠唠嗑”,讲讲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年轻时的丰富经历,解答读者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一场直播就能跟成千上万读者交流,即时的互动让我感到无比兴奋。我能看到他们的反馈,‘听’到他们的声音,这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动物小说家


1952年,沈石溪出生在上海的弄堂里。物质匮乏的年代,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们在弄堂里“放养”,沈石溪是其中最调皮的一个。爬屋顶、翻墙头、跟弄堂里的小伙伴打架,他是大人眼中不折不扣的“野蛮小鬼”。也是这种野性,让他从小就对生命有着本能的好奇——他会蹲在地上看一下午的蚂蚁搬家,会为了观察麻雀习性爬上最高的梧桐树,会把受伤的流浪猫偷偷藏在床底下喂养。

少年时期的沈石溪


16岁那年,沈石溪响应号召,从繁华大都市来到了祖国边陲——西双版纳。插队的岁月里,他当过三年农民,又当了三年老师。日子很苦,白天要下地干活、上堂讲课;晚上住在茅草屋里,被蚊虫叮咬,有毒蛇出没。纵使身体疲惫、心中苦闷,但他那股野蛮生长的劲头却越来越盛。


沈石溪察觉到,“不重视知识的年代里,人们却唯独推崇写文章。如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那是我唯一能改变命运的道路。”


于是,他每晚回到茅草屋就点起煤油灯,写上山下乡的见闻,写完一篇就寄出去。写了一年多,终于有了起色:他的好几篇散文和小说在《云南日报》上发表。终于,22岁这一年,沈石溪成了西双版纳军分区的一名通讯兵。


沈石溪在部队时期的老照片


在部队,沈石溪也拼命工作。他每年在报刊上发表七八篇文章,连续三年荣立三等功。但他不满足于这样的人生,遂申请去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从云南辗转到了北京。


沈石溪在部队时期的老照片


解放军艺术学院曾云集一批创作者,他们后来成长为国内的一众名作家,沈石溪并不是其中写得最好的。但当时的文学系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长徐怀中却很喜欢这个“野路子出身的小鬼”,几次主动找他谈话:“你看,李存葆熟悉军营,他写《高山下的花环》《十九座坟茔》这种部队生活就原汁原味;莫言是从农村出来的,他写农村就写得有声有色;你是‘半路出家’,你得找到自己的路。”


遇到贵人,沈石溪听劝。可“自己的路”是什么?他绞尽脑汁,只想到自己对动物很痴迷。到西双版纳的第一天,看见有人骑着大象上山拉木料,他“眼睛都直了”,天天以苞谷酒和油炸竹蛆为“贿赂”,赖在老乡家“撸大象”。插队的六年里,除了常见的家禽,他还养过许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孔雀、红豺、豹子、蟒蛇……


徐怀中发现,一谈起动物,沈石溪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他干脆建议:“你不如写动物小说吧,这也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经典题材,国内还没有人写,你朝这条路走走看,也许真能走出点名堂来。”



儿童文学也可以有棱有角


光阴一倏45年,沈石溪出版了上百部以动物为主角的小说,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物小说大王”。他笔下的动物角色有着几近统一的特性:倔强、顽强、永不言弃。


《狼王梦》中的母狼紫岚执着训导后代成为强者,却屡遭打击:长子被金雕捕杀,次子死于猎人的陷阱,三子因自卑败于狼王。为保护狼孙,最终它与金雕玉石俱焚。《鹿王哈克》里的鹿王心痛于族群的软弱,向苍天祈祷来世不再做任狼宰割的马鹿,面对前来挑衅的年轻公鹿,他放弃王位,把羊角扎进老狼的肚子,与其同归于尽。《红奶羊》中的露茜儿毅然离开羊群,孤身一人去寻找传说中的神羊……


沈石溪的作品凭借惊心动魄的情节与浓烈饱满的情感色彩,部部广受好评。从《狼王梦》1120 万册的单部销量,到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 超5000 万册的总销量,其作品创造的阅读成绩,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阅读奇迹。

伏案写作中的沈石溪


然而,他对丛林法则真实残酷的描写也引发了争议。有家长认为书中的描写过于血腥、露骨,不适合青少年阅读。


对此,沈石溪并不惊讶——这种争论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就有文学评论家指出,儿童文学应该是温暖的、美好的。但在沈石溪眼里,“儿童文学不是巧克力,它可以不是软绵绵、甜蜜蜜的,可以是有棱有角的,让青少年有限度地接触一些真实世界。”


真实的世界里有生存竞争、有野蛮血腥,也有坚韧顽强、爱与牵绊。在沈石溪笔下,他意图通过呈现真实的动物世界,表现对于“强人”意识和生存竞争的一种反思。他想展现的,从来不是残酷本身,而是生命在残酷中展现出来的可贵品质。


在《斑羚飞渡》中,一群被狩猎队逼到悬崖边的斑羚作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老斑羚们用身体做跳板,让年轻的斑羚踩着自己的脊背跃过深渊。在所有同伴都到达对岸之后,镰刀头羊独自走向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个入选了初中语文课本的故事让无数读者落泪,斑羚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井然有序的智慧和勇气给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带来的情感冲击,多年之后都难以忘却。


沈石溪手捧蟒蛇


在抖音上,有“00后”读者用“人生第一刀”来形容《狼王梦》。他们说,是《狼王梦》让他们第一次看到了现实人生的残酷和美好。这证明了沈石溪的坚持是对的——孩子们需要的不是被粉饰的童话,而是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真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去发现美好的故事。


这些残酷之下的美好并非沈石溪的臆想和虚构。早年,他随部队走遍西双版纳的山林与村寨,搜集了无数当地人讲述的动物故事,这些真实见闻成了他创作的重要底色。


沈石溪手绘的插图


其中有一段经历让他印象深刻:一次打猎时,猎人给他讲了云南巨蜥的习性,这种巨蜥生下一窝蛋后不会坐在上面孵化,而是在周围不断地绕圈,等到三个月后小巨蜥破壳而出,母蜥蜴就会头也不回地走掉。“残忍无情”的表象背后,其实藏着深深的母爱:在周围绕圈是防止天敌偷蛋,而对小蜥蜴的“抛弃”,是因为蜥蜴的天性是自相残杀,为护蛋而饿了三个月肚子的蜥蜴妈妈怕自己把孩子吃掉,才狠心远离。后来,沈石溪据此写下《巨蜥母亲》,告诉孩子们爱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与读者交流的欲望让我走进直播间”


这个“叛逆”的、不那么温情脉脉的“沈叔叔”“沈爷爷”,在几十年里,走进了几代读者的心里。


编辑部里常常收到一麻袋一麻袋的读者来信。有的孩子写自己因为看了《狼王梦》而理解了妈妈的严厉;有的读者因为《最后一头战象》而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有的看了《斑羚飞渡》后懂得了什么是牺牲和奉献。沈石溪每封信都会拆开看,但他直言,“太多了”,自己没法每一封都回,只能挑印象最深刻的回复。


沈石溪收到的海量读者来信


一次,某个小读者来信,说自己看了《板子猴》后很难过。“板子猴”是马戏团里的一只猴子,每当明星猴子偷懒不想训练,老板又舍不得打它的时候,就会用板子抽打板子猴来以儆效尤。


那个孩子写道:“我感觉我就是生活中那个最无辜最可怜的‘板子猴’,别人犯了错,受到责骂和惩罚的却总是我。”沈石溪心疼不已,立刻提笔:“生活中当然也会有代人受过、替别人挨板子的事情,但你不是没有能力、没有选择的‘板子猴’。”


多年过去,沈石溪还记得这封信。他偶尔还会想,这个孩子如今在干什么呢?他实现了他想要的正义吗?在一封信往返需半个月时间的年代,这个答案随着通信的中断,最终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现在,这种情况改变了。在短视频和直播间里,沈石溪实现了与读者们即时的、面对面的交流。


作为一个什么都想尝试的“老顽童”,早在抖音流行之初,沈石溪就让儿子给自己下载了App,在写作之余“潜水摸鱼”。今年5月,浙少社的新媒体团队看到他在玩抖音,好奇地瞟了一眼,惊讶地叫出来:“沈老师,您著作等身,笔下文字打动千万读者,抖音居然只有123个粉丝?这怎么行!”他们立刻帮沈石溪改了昵称,拍了一个正式的入驻视频。


“读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一句话“炸”出了100万粉丝和200万点赞。评论区里,小读者们纷纷“报到”:“沈爷爷,我是看您的书长大的!”“沈老师,我现在给我的孩子读您的书!”


一条“看过《狼王梦》的,现在多少岁”的评论获得了27万赞,近3万人在下面报年龄,简直像一场跨越时代的文学聚会。沈石溪自己都惊呆了:“居然还有这么多人记得我老头子,这么多现在的孩子还在看我的书。”


于是,他开始认真经营短视频账号,讲自己与动物的真实故事,回答家长和孩子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问题,每个视频下面都有成千上万的评论和点赞。


更让他“上瘾”的是直播,每次坐在书桌前,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30分,腰隐隐作痛,人却精神抖擞。他坦言:“与大家交流的欲望是我这‘七旬老人勇闯互联网’的动力。”


沈石溪73岁生日当天直播的画面


一个人的“勇闯”背后,是浙少和电商平台的联合探索。早在2022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已在抖音等平台布局短视频营销、达人直播、平台自播等“多条腿走路”的新渠道营销策略,并在去年6月依托抖音电商打造了“浙少名家‘礼拜五’To签”活动,借助平台和名家“双流量”,实现销售增长。抖音电商也于近期推出“行家计划”鼓励优质知识类创作者发挥自身所长,把干货满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消费参考,平台也将为其提供专属流量扶持。


沈石溪是“浙少名家‘礼拜五’To签”活动中的“元老级”作家。直播间里,有读者跟他讲,自己就是读了他的书,选择了兽医专业;还有人因为爱上了动物,成了野生动物保护者。这让沈石溪感到莫大的欣慰。他想,那个当年觉得自己是“板子猴”的小男孩,如今应该也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吧。


正如他给所有大读者和小读者的信中所写的祝福:“不论你站在人生的哪个渡口,都请记得:人生就像澜沧江的支流,有时要在峭壁间跌撞成瀑,有时要在平野上静静沉淀,但终将带着星光与尘埃,奔向属于自己的海洋。”


[url=]来源:冷杉RECORD[/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