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5|回复: 0

16步流程解居家养老难题。 适老化改造评估师让家“逆生长”

[复制链接]

16步流程解居家养老难题。 适老化改造评估师让家“逆生长”

发表于 2025-7-11 19:27:22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想象一下,当你80岁时,家里的门槛可能变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山”,光滑的地砖会化作危险的“溜冰场”,而普通的马桶则可能成为每天都要面对的“挑战”。这些问题正是适老化改造评估师每天都在破解的“生活密码”。


  当前,在90%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背景下,乘着政策东风,适老化改造评估师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他们通过评估现有环境是否适配,依据不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生活习惯,为他们定制居家养老的“安全带”。


  这个新兴职业与普通室内设计师的核心差异何在?近日,记者聚焦这一银发经济中的新赛道,一探究竟。


  适老化不只是加个“扶手”

  用“绣花功夫”织就安全网


  昨天,记者走进杭州颐享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朱谢飞的办公墙上,一幅流程图格外惹眼,上面标注着适老化改造的16个关键步骤。


  “从用户登记,到健康评估、进场施工,到最后试用验收、补贴发放,这是我们反复打磨定下的服务标准。”1991年出生的朱谢飞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作为在养老建筑规划设计领域深耕10余年的“专业选手”,这次他将目光瞄准了适老化改造这块更加垂直的领域。


  “有些老人觉得,承认需要改造就是‘服老了’,心里过不去那道坎,也会觉得改造要花很多钱。”朱谢飞坦言,部分老人在初期会表现出抵触情绪。因此,他在评估前会先做一场“心理按摩”,在聊天中慢慢拉近距离,让老人说出真实需求。改造完成后,绝大多数人都表示生活比以前方便。


  在朱谢飞眼中,适老化改造不只是在家里到处安装扶手,他更注重在设计里融入一些巧思,让改造既实用又贴心。


  “没电梯,每天得爬楼梯,进屋时累得直喘气,还找不到地方扶一把。”家住杭州市上城区南肖埠的陈叔叔已经70多岁,住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进门处的鞋柜又小又窄,日常杂物堆得像个小山包。


  为此,朱谢飞团队在进门鞋柜中间特意做了镂空设计,高度恰到好处,爷爷奶奶换鞋时,手轻轻一搭就能稳稳借力。“灵感来源观察,我发现不少人换鞋时总习惯性地扶着门框,我就想,为什么不让鞋柜‘兼职’当扶手呢?”


  在满足基础需求的同时,个性化的贴心服务也必不可少。家住西湖区枫华府第的郑爷爷热爱书法,经常需要更换展示作品,以往他不得不冒险攀爬椅子来悬挂作品,既不方便,也存在隐患。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和创新设计,通过DIY定制了多套家用电动升降挂杆,轻松便捷又安全。


  朱谢飞清楚,适老化改造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长期战役”。变老是一段很长的旅程,60岁和90岁的身体状况大不相同,对适老化改造的需求自然也不一样。所以,从改造一开始,就得把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居住问题都考虑进去,让家能跟着老人一起变老。


  社交账号发视频“引流”

  重塑公众对适老化改造认知


  在浙江省每户最高2万元适老化改造补贴的政策东风下,这个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在社交平台搜索“适老化改造”,“热门”“蓝海”“有前景”等关键词频频出现。


  朱谢飞公司的社交账号通过发布改造前后对比视频,创造了50%的转化率。去年,朱谢飞的团队服务了68个家庭,户均改造金额3-10万元,创造超300万元的营收,实现流量变现。


  “这就是我爸妈需要的。”类似的用户留言,正在重塑公众对适老化改造的认知。


  “这个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朱谢飞也提醒想要“入局”的人,适老化改造评估师需要“八面玲珑”。不是懂装修就行,还得是个杂学家——既要懂建筑,又要懂老年心理学,甚至还得会点“黑科技”。为此,团队对外寻求专业帮助,与绿城康养和杭州市上城区中医院等机构合作,确保健康评估的专业性。


  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仍面临不少“烦恼”。目前,行业尚未出台统一的验收标准。对此,朱谢飞团队坚持“用良心做事”,并承诺长期售后,来打消老年人的顾虑。


  |专家|


  让适老化改造

  真正成为居家养老“安全带”


  “这一职业的兴起,既是社会需求的直接反映,也体现了养老产业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王先益说,适老化改造评估师的出现,是银发经济细分领域创新的缩影。


  在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该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部分先行团队已实现可观的商业回报。


  王先益也表示,伴随行业快速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验收规范,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现有从业者多靠经验摸索;部分老年人对改造存在认知偏差,加之高端改造成本较高等因素,制约了服务的普及。只有健全标准、提升专业性,才能让适老化改造真正成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带”,在银发经济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 张文利

来源:浙江老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