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一辆印有“浙里善行”标志的服务车载着台州市三门县慈善总会工作人员驶向珠岙镇黄坦洋村。三门县通过“慈善+”模式,探索用“车轮上的养老院”系统破解就餐难、看病远、精神生活匮乏等核心养老难题,为居住分散、出行不便的高山空巢老人提供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这辆服务车作为“山区夕阳红行动”的重要载体,自运行以来已累计开展40场流动服务,服务老年人4.2万人次。
车刚停稳,79岁郑大爷和老伴已在家门口等候。接过热腾腾的早餐,郑大爷紧握工作人员的手激动道:“谢谢你们天天都来给我送早饭。”在这个山区县,空巢老人占了六成以上,一顿热饭是绝对刚需。像郑大爷这样每天盼着服务车的高山老人还有很多,自“山区夕阳红·颐耆早餐”项目启动以来,服务车已累计为他们送出了2.6万余份热乎的营养早餐。
除了餐食,还有更多温暖随着车轮驶向高山深处。去年5月,服务车开进黄坦洋村,瞬间成了全村的焦点。这个“车轮上的养老院”如同移动服务站:车载小厨房里烹饪糟羹、麦焦等特色美食;简易的医疗设备可量血压、测血糖;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除了粽子、月饼等应景美食,服务车还带来了文艺队,给老人们表演节目。这辆服务车,打包了饮食、健康、文娱等十余项贴心服务,精准驶入山区养老服务的“最后一里路”。
滚动的车轮不仅传递服务,更“盘活”了乡邻守望的热情。车轮所到之处,公益服务应运而生。
目前,该模式已惠及30余个高山村落,累计服务人数10万人次。未来,三门县计划结合“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并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切实提升山区老人的养老获得感和幸福感。
(许南涛)
来源:浙江老年报
|